【活动】:共读一本书:《人性的弱点》
【进度】:第四章 改变他,却不伤害他
本章最关键的核心:说服他,要符合他的利益(或名誉)。
一正,一反。
正例就是让他最终高兴地按照你的想法来做。因为:“要是想一个人高兴地按照你的想法做事,你就必须让他知道,这件事无论对他本人,还是对于你自己,都很重要。”(P195)
这里我有实际的故事:2016年,我在小区推广“业委会和业主大会制度”,中间的过程反反复复,折腾来折腾去,基本上就我一个人整天风里雨里刷广告,贴传单,上门挨家挨户做工作,拉选票……但是还是几乎没有人任何人理我。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人不了解业委会,不了解业主大会,不懂得自己的权益,更不相信会有人义务地替自己争取权益,更别提自己出力来做这种公益的事情—— 一句话,业委会及业主大会的好处,大家看不到,所以,(这事儿)对他们不重要。
于是,2017年,业委会筹备的工作重点,转向了小区的6部旧电梯改造的筹备,仿佛一夜之间,大家态度发生了180大转弯——不但筹备组的团队有了,而且所到之处,应者云集。——为什么呢,因为这六部旧电梯,几乎天天卡人,天天坠梯,还隔三差五长时间地罢工,几乎每个住在楼上的人都叫苦不迭……于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更换电梯对于他自己来说,很重要。最终,电梯改造也完成了,顺带着业主大会,业委会也成立了。
所以,直白的讲,人其实是一群利益的动物(听上去有些刺耳),但是这是实情,即便伟大领袖毛主席,也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伟大导师列宁也说过:“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被推翻的。”
然后说反例,反例就是“命令是不受欢迎的”(P180页)。
因为命令,是用的一种从上往下压,是必须执行,必须照做,否则会受到责罚的这种态度。个人在命令面前,犹如一具机器一样。完全没有自主性、没有自尊和思考。所以,一旦你用命令的口气让他人与你合作的时候,你就会同时侵犯了他的名誉和他的利益。
比如,当我命令小朋友必须完成作业,必须游泳游十圈的时候,你能看到他的表情是一百个不情愿。各种磨磨唧唧,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在拖延。而当你告诉他先完成作业,然后可以打开新买的乐高玩具的时候,告诉他游够了十圈,能够有烤香肠的时候。他的执行力,明显加快了,效能明显增加了。
小孩子是这样,大人也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