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禅八定系列(四)
四禅八定五丹密比较分析
丹道 密宗无上密瑜伽和印度瑜伽在前三篇文章已有独立和比较论述
从前文看 胎息功立和密宗宝瓶气、印度甁气的原理是一样的 就是为了通过锻炼脐下之气来激发所谓的真阳、拙火、昆达里尼而已
所谓的周天功 印密的拙火定都是在激发真阳化真火之气后 沿着脊柱 融化顶部真阴、白菩提明点而使其化为真水流注 由小而大 渐渐水火能够灌注全身 水火也能凝结成真气
最后日月合璧 就是真阳化日象 真阴化月象
即是印、密所说的日景 月景而已 然后真阴阳余气聚于心间 至一点灵光元神出现 与水火所化真气凝结 产生元婴 (即印、密所说的产生最细风心和幻身、星光体) 从此以后三家都具有了五神通 以后纯用定功而已
由上述可知其实内丹功、密宗无上密瑜伽和印度瑜伽都是一套功法 只不过传承既久 各派叙述方法、名词用语和派系关系不同等原因而使人表面看起来像是三家功夫 而其实他们只是一套流行于泛亚洲地区的内炼功法而已(亚洲如锡克教等其他宗教也有此种功法 至于亚洲外的其他地区也可能存在 笔者未做详细考究 在此不做论述)
至于佛教的四禅八定禅法 据笔者研究其也是此种功夫 别无二致(但因为经中叙述太过精简 因此笔者也只是大胆推测 不喜勿喷)
据《沙门果经》等经文展开几点论述如下: 内丹印密瑜伽(为省略起见 以下皆用内丹术语论述印密瑜伽)所谓的胎息、甁气大体类似于四禅八定中的前行 即是近行定 未到地定
的境界
初禅: 远离欲乐 有寻有伺 生起初禅 获得种种喜乐 并且灌注、浸透、浸泡、充满他的全身
并且有痒动暖冷涩滑轻重等八触功德
由上述比较内丹印密瑜伽如下:
内丹功中真阳发生和周流全身时都会产生痒的感觉 真阳发动过关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动的感觉 真水灌注身体时会有清凉 下滑的感觉 真火流行如火一般 自然有暖 气灌注全身
早在胎息阶段就有身体如坐虚空 如羽之感
自然是感觉极其轻盈诸如此类 不再详叙
(瑜伽功中 喜乐空明冷暖轻等描述也极为常见)但涩、重二触 虽也见于丹经等 但皆一笔带过 故此于二触不能做详细比较
初禅喜乐之感觉 丹经密宗言者多也 尤其沙门果经中喜乐灌注全身之语 与丹密中真水甘露灌注全身 刺激脉轮而生的喜乐极为相似
二禅: 无寻无伺 定生喜乐 同初禅一样 喜乐灌注全身 由前论述二禅之喜乐与丹密两种内炼功夫产生的喜乐极为相似
前者初禅类似小周天功 二禅与大周天相似
三禅: 喜消退 只留下快乐 舍 念 正知
此处类似丹密功夫中 十月养胎之功 因为真阳真阴已经不再发动 因此刺激脉轮产生的喜乐已经不再发生 转而入于深定 定中只留下快乐 清净无念 空明之感 与三禅极为相似
四禅: 喜乐消失 舍 念 正知 光明
此阶段类似于丹密所言的日月合璧之阶段
因为真阴真阳余气结于心轮 元神灵光显现
入定观照 此阶段只有真阴真阳余气 故幻化日月景象 故无喜乐 也无快乐痛苦等感觉
唯是明 空等主要感觉而已 与四禅极为相似
意生身: 他引导其心 使心倾向于造成意所成身 他能变出另一个具足色法、由心意所生、一切器官俱全、诸根完整无缺的身体
以上引自沙门果经 由此观察 此阶段之意生身与丹密的阳神、幻身极为相似 都是具有与人一样的影响 并且阳神由元神 真气凝结而成
幻身由最细风心所成 而此论述意生身为心意所生成 三者何其相似!
六神通: 沙门果经叙述从意生身以后可以修出六神通 可以显隐自在、幻化分身、手摸日月、出入一切地方无碍 游戏自在
此种神通描述与五神通(除去漏尽通)的功德
和丹密两家成就神通的功德效验中何其相似!简直就是描述的同一种神通境界
唯是佛教于此定中观察五蕴无常生灭等法
使得三毒灭尽 可以过得涅槃 此为漏尽通为佛教独有 不与道密同 此外在此阶段丹密两家尚有迁神出游之功夫锻炼 因阿含经中关于禅定用词过于精简 并未叙述 故此无法考究
但言意生身与神通已足以考较
由以上论述可知 四禅八定与内丹、无上密、印度瑜伽功极为相似 笔者大胆推断他们其实就是一种功法 只不过各家各派描述不同、用词用用语不同 兼杂门派争见故使人如盲人摸象 各道不同而已 其实都是一种功法
如佛所言 四禅八定佛与外道共法
附记: 丹道、密宗从阳神、幻身以后就是纯入定修性 四禅之后也纯是修习四定
因为真阴真阳等都已炼化 一身气脉皆化
所以再没有明显的感觉 所以就是纯入定功
但由于没有获得漏尽通 丹密两家无法断除我(此处我指主宰) 所以丹密两家无法进入灭尽定 至多进入非想非非想定而已
综上所述笔者大胆推论断定四禅八定、内丹功、密宗无上密瑜伽和印度瑜伽功都是一种功法 统称四禅八定 是佛与外道共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作者同意 本文及内容禁止用于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