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这则新闻勾起了小崔的回忆。
毫无疑问,拍摄于1992年的《新白娘子传奇》,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经典。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徐克也拍了一部《白蛇传》题材的电影,同样成为经典之作,这就是《青蛇》。
虽然是取材于同一个民间神话故事,但《新白娘子传奇》与《青蛇》其实并没有多少可比性。这两部作品的关系类似于央视老版《西游记》和星爷的《大话西游》,同是经典,却差异明显。前者更为忠实原著,老少咸宜;后者则是借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来表达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部由李碧华同名小说改编成的《青蛇》,想表达的东西有很多,只可惜当年看不懂,因为那时的我们,太纯洁。
一
少年时初看《青蛇》,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一个字:“美”。
景美
电影里的颜色鲜艳得近乎饱和,经常可见满屏的红:
绿:
蓝:
紫:
让人目不暇给。
大红大绿很容易俗不可耐,然而这部电影却用种种艳色,构建成水墨画一般的,独具中国古典特色的画面,营造出亦真亦幻的意境,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高明至极。
人美
饰演白素贞与小青的,是王祖贤和张曼玉。
比起赵雅芝版白素贞的端庄大气,王祖贤的白素贞是端庄中带着柔媚,更接近于“妖”的形象。
而张曼玉饰演的小青,则是柔媚中带着天真,很好地体现出了因“少修炼了五百年”而“不喑世事”的那种感觉。
饰演法海的,是年轻的赵文卓。
剑眉星目、丰神俊朗,袈裟拂尘、宝相庄严。
用时下流行的形容,是“史上最美法海”。
音乐美
黄霑和雷颂德两位大神级人物,为《青蛇》创作了十余首原声。其中既有中国民乐的优美,又借鉴了佛教音乐的特色。
这些音乐与情节完美契合,升华了电影的意境。
二
《青蛇》表面上讲的,还是《白蛇传》的故事,但耳熟能详的故事背后,却对“情欲”进行了探讨和思索。
情欲:情,和欲。
有人说,本片其实是一部情色电影,很有道理,只是徐老怪表达得非常隐晦,也难怪小时候我们会看不懂。
影片一开始就蕴意颇深。法海高高在上,俯瞰芸芸众生。
相貌丑陋,举止粗野的,是人。
仙风道骨,谈吐不俗的,是妖。
“人”杀戮、打斗,法海任之;“妖”吐纳、修行,法海收之。
对,还是不对?
其后,在一个雨夜里,青白二蛇出场。这里设置的两处场景也很有意思。
相隔不远的两座小楼,一处轻歌曼舞、寻欢作乐。
另一处则书声琅琅、寒窗苦读。
小青和舞姬共舞,白素贞则被读书声吸引,并见到了许仙。
小崔认为,歌舞与读书两处场景,分别代表“欲”与“情”,修为尚浅的小青追求生物本能的“欲”,而白素贞则向往人类的“情”。
然而,人真的有“情”吗?
且看本片中“人类代表”许仙的表现:
许仙接受了白娘子“妖”的身份,他对后者不能说没有情,但这情却不见得深厚坚贞,要不然又怎么会在小青勾引他时情不自禁?
情欲情欲,恐怕“欲”还是比“情”要多一些罢。
那么,作为“神”的法海又如何呢?
一开始的时候,法海谨守“神人鬼妖”的等级秩序,收服蜘蛛精,毫不容情。
无情,但有欲,只是压抑着而已。
见到村妇雨中产子,勾起欲望。
压抑不成,坠入魔障。
为锻炼定力,让小青帮他修行。
输了之后,恼羞成怒。
法力高深如法海,也没能压抑住心中的“欲”。
相较之下,反倒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妖,更有人情味。
为了救许仙,白素贞昆仑盗灵芝、水漫金山寺,即便在生死攸关的最后时刻,还是让法海先救她刚刚出世的孩子。
只可惜,白素贞拼上性命,却只换来许仙的削发剃度。
一直无忧无虑的小青,最后也终于知道了流泪的滋味。
剃度的许仙在小青看来,就是背叛,所以,她一剑杀了他。
最后,面对有所悟的法海,小青说道:
我来到世上,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等你们弄清楚了,也许我会再来。
说罢,不顾法海的挽留,纵身跳入江中,自此远离人世。
时间过了千百年,时至今日,小青仍未回来,这也许是因为我们还未弄清楚“情”之一字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