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做一个“有人愿意听我说话”的人,听众不要多,两三个就足够了。可好像到现在为止,就我自己一个而已。在QQ空间发了几篇文章,老福特传了几张纸……没谁看,推给三五好友,或是没时间或是不知所云。于是我决定好好想想到底哪儿出了差错。
于是我开始想,我最初写这些时是为了什么?为了粉丝还是为了关注 ?还是为了寻找“听我说话的人”?我想都不是的,当我最初写第一篇短篇的时候,想的是找个窗口将现实中的一地鸡毛发泄出去;当我最初写第一篇社论的时候,目的是找个地方吐露自诩为还过的去的想法与观点。写这些时想过要靠他来博取眼球或代表某些人发声吗?没有,只是一处安放灵魂的纸屋而已。
都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我们总想着别人会误会我们的文意,我们何尝没有过一次误解自己表达的初衷呢?我第一次拿到某小机构的稿费时,天真的想“以后要靠自己买很多好玩的东西,让自己过得舒服。”后来年龄大了些,莫言也得了诺奖,他说:“中国作家靠写作买的起房子的不多,郭敬明也只是郭敬明而己”于是便淡了靠写作吃饭的心。当我高中加入某小社团时,我发现我可以写些东西让一些不太明白世界真实的人明白一些,直到再大一些,我发现我自己对世界也不是很明白,而且相较于看我的文字,他们更看微博,知乎,公众号的文章。于是,我真的想要的是“几个听我说话”的人吗?如果那真是我想要的,那我为何在心中觉得并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呢?
我只是个写作的人,一直都是。要是我因写作而有了钱,有了名,有了权,有了影响力与号召力,我需要明白,他们只是我写作的副产品,绝非我所追求的。我可能误会了自己 毕竟,当我在创作“第一”的时候,我只是想要一个承载情感的纸笔屋罢了。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不仅被他人误解,自己这关更必然,更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