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只是一件小事


读《红楼梦》记住了两句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这句诗的意思是:纵使寿命千年,终归也是一死。这话虽然直白,却深刻。

关于这一层意思,唐朝的诗僧王梵志说的更幽默。

城外土馒头,

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

莫嫌没滋味。

以“土馒头”这样的大白话喻坟墓,虽然残酷,却让人忍俊不禁,只有彻悟的人才能道出如此恢趣又富于哲理的话。

生命短暂,死亡必然。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也不可多得,不论你爱不爱吃这个“土馒头”,都得吃一个,而且只能吃一个。死后在城外的孤寂生活自然不能与城里的繁花似锦相比,可是,纵然“土馒头”内的生活没滋没味,却由不得你选,不如老老实实“莫嫌没滋味”!

他还有一首诗,嘲讽意味更浓厚些。

世无百年人,

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

鬼见拍手笑。

人不可能长生不老,这其实是每个正常人都知道的,但是偏偏有许多人不愿正视这一点,而是在活的时候,广置田产或遍求仙丹,作着妄图长生不死的幻想,凡人用尽心思追求器用的坚牢,作好长远打算,无非是作无用功,鬼是过来“人”,看得最为透彻,所以才会拍手而笑。

不论是第一首诗的轻松幽默,还是第二首诗的冷嘲热讽,都说明了一件事。

人不能对死亡置之不理。

天生万物,唯有人是能意识到自己会死的生物。如影随形的死亡,草称黄了,人言老去,对于任何人来说,无论位卑的还是尊处的,无论卖力的还是劳心的,最终都将一一撒手人寰,西人说“我将死于我的死亡”,东人则说“生尽之谓死”;在人的一生中,谁有能耐可以阻挡死亡的不期而至?

最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抵消不了我们对于“浮生若梦”的切肤之痛。浮生若梦,人生就像浮在流动的水面上的泡沫、渣滓,像飘在半空中的烟云、尘埃。

遥望夕阳煮海

日轮将尽,明日朝阳会重放光彩

可怜的我们,生灵之气一旦熄灭,

便永远沉睡于漫漫长夜,寂寞难捱!

对于中国人来说,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其先祖精心设计好的线路是:行色匆匆地踏上那条赴黄泉的路,大胆地往前走吧,过了奈河桥,喝过孟婆汤,然后就可亲手去开启那扇死亡之门了。“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当我们一脚踏将进去之后,即可长住下来直到永远,从此我们不再仅只是那个逆旅过客了;陶渊明的临终遗言,便是点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心结: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小时对死,有一种既恐怖又神往的崇拜。每当夜来风雨,蜡烛挣扎着最后一点橘黄的火苗,摇曳着终于熄灭了。于黑暗中,幼小的心想象着死后的情景也该如此:什么也看不见了,什么也听不到了,什么也不晓得了……总之,什么也没有了。“这些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西人自有西人的表达方式;而中国古人则善用诗赋,“仰寥廓而无见,俯寂寞而无声”。我曾在私下里寻思:当我命归九泉后,毫无疑问,我会更加孤独。我与我的亲人、我的朋友,将成为永远的阻隔;到那时,他们如若想来看我,阻挡的已不再是山峦江河。这种与死亡俱存的天人永隔,即便是哲学家对之也不免感到惶恐:“他(萨特)的死,使我们从此隔绝;我的死,也不会使我们再会。”(西蒙•波伏娃)

伊壁鸠鲁说,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我们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小时不懂哲学,所以只知道自己活着,尽管觉得稀奇,但多少抱着一种不活白不活的态度,或者是那点惊叹于自己的运气为何那么好的沾沾自喜。然而,正是这种正当我们活着是感到如此美好的时候,它却突然又变得那么痛苦了。死亡就不因为人的惧怕而停住脚步。

死亡——生物学上的死亡,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只会发生一次,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既然死是人的最后归宿,对于死应该坦然。而恐惧的人,不能正确的面对死去,也绝不会正确的面对活着。

桑塔耶纳的《临终床前》里谈到过英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临终床前,英国人表现的十分明智,没有成群的亲朋好友,没有嚎啕痛哭,没有恋恋不舍的拥抱和痛彻心肺的告别;会客厅里没有无休无止的谈话,没有对病情、治疗方法、医生的争执和不着边际的闲聊;没有世仇间涕泪涟涟的冰释前嫌,也没有关于财产分割的窃窃私语。相反,若是真的悲痛难忍,他们要么紧闭门户、静默无言,更常见的则只是悲伤者形容上略显憔悴,低声叹气或交换眼光,好像说:我们只能静等最后时刻的来临,生命的终结就是最圆满的结局。

死亡似乎不算什么大事。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很达观。

“不懂好好死的人也不会好好活。”苏格拉底如此激进的表达。在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之后,他用以下惊人之语结束了发言:“现在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活着;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只有神知道。”

这句话浓缩了古典哲学对待死亡的态度:死,完全不值得恐惧;相反,死还是生之所依。

蒙田这样说:“学会了怎么死的人们就会忘记如何做奴隶。”

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预先思考死亡等于提前谋划自由。因此,逃避死亡就是自甘束缚,就是甘愿沉沦。

对于我们而言,哲学家们讨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学习怎么死,我们也可能学会怎么活。

一旦我们能够认识并接受死亡,它就会丧失其威慑力。正如约翰﹒邓恩说的:“死神,你必将死亡。”

海明威有个小说,写的是一个人看见妻子在生产,他承受不了人生人的场面,就割破动脉血管而死了。海明威讲的是生比死可怕。

我小的时候听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夜里独自在家,有鬼来骚扰,这人不理,鬼很生气,闹得更厉害,以死来威胁,这人说了一句:“我对活着都不怕,我怕死?!”

这人说的真好,人在世上,是最艰难的事,要吃喝拉撒,要七情六欲,要伤病灾痛,要悲欢离合,活人真不容易。那些自杀的人,自己能对自己下手,似乎很勇敢,其实是一种自私、逃避和怯弱。

在维特根斯坦的《短文集》中,我读到过他的这样一种观点: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我们不会活着体验死。这显然又是一个悖论。生命固然无法体验肉体的死亡,却时常会感到精神的死亡、青春的死亡以及许多美好瞬间的死亡。正是这种死亡对人心灵的无情的撞击,直接加速着他的肉体的死亡。生命是不长久的,而生命之中的精神还要短促,所以,才常常有人活着时就如死去一般的情形。海德格尔之谓“沉沦”,即是我们所说的精神的陷落、荒芜与消逝;沉沦,即是心灵存在变成虚无后的死寂,这种死一般的寂静,与躯体的最后消亡一脉相承。自然之夜的寂静,乃人类劳作的暂息;生年之后的寂静,则是永不复燃的死灰;而生命尚在当前、精神却已告终结者,也一样地呈现为槁木死灰。

最大的恶乃是苟延生命。

死亡只是一件小事,不是我们在此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事。

川端康成在凌晨四点醒来,发现了海棠花未眠,他说:“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作者“由死向生”,从死亡角度去反观生命的价值:尽管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并且终归于虚无,悲剧是人的最终宿命,但生命的价值却体现在生命过程中的绽放。

人们渴望永恒但总是迎来速朽。努力要羁留住时间的人是最为痛苦的人,因为他们会认识到时间的流逝竟有多快。不想抓住时间的人才可以生动的活在此时此刻中。

我们能否经历昨天?诚然,我们可以在记忆中这样做,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去记住它。我们能否体验明天?我们只有在想象中才可以,同样,我们也可以决定不这样做。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是此时此刻的存在,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因为忙于顾念自己内心中的打算,因此丧失了对于当下的感知。

生命其实就是我们所经受的所有这一切。

歌德有一部伟大的著作《浮士德》。在第一部中,浮士德厌倦了知晓生命奥秘的努力,他自甘离弃自己的灵魂,以换取终生享用不尽的快乐。他与魔鬼的代理人梅菲斯特讨价还价,后者答应让他的所有心愿成真,但条件是:他永远不能对任何一刻感到满足,希望时间能停下脚步。他必须一天天在疯狂的节奏中生活,永远不能向回看,永远不能希望把握住任何事任何人。

浮士德欣然接受了梅菲斯特提出的条件。他认定除了享受每一个流逝的瞬间之外,生命没有任何意义。没有真理,只有不间断的流变。为什么会有人想紧紧抓住某一刻呢?

在第二部,浮士德已不再年轻,他厌倦了只是一团纷乱的感官体验,而没有思想的生活。他开始渴望有所成就,完成一桩事,以表明自己曾经存在过。他同样厌倦了只为自己着想的生活,于是,他成了北方一个滨海小城的市长。这个小城地势低,所以总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威胁,这使得那里的生活变得令人难以忍受。作为市长,他的规划是要筑起一道防波堤,可他发现每一次在防波堤的施工稍有进展的时候,海水便会开始侵蚀已经建好的部分。他明白自己面临的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防波堤永远也不会完工。

然而,这种认识却使他内心满怀着一种极端的激情去征服大海。他会继续把防波堤建下去,再回来修复冲毁的部分。他会坚持下去,因为他知道每一天又会有一小块新的土地可以耕种,尽管潮水会不可避免的再次涌来,但是,村子里的人却会在那上面种上粮食,也许每一年都可以多一点点。

人类面临的挑战过程远比人最终所取得的成就更伟大。有些事情值得一个人去成就,即便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完成它们,这种想法使他感到激情澎湃。倘若他最终不是一个赢家,那么,他最终也不是一个失败者。

梅菲斯特认为地狱取得了胜利。浮士德请求让时间停下来,这样他就可以享受自己美丽的认识,因此他输掉了这笔买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人都会失掉这笔买卖,因为我们的生命总有终了之时。然而,假若我们知道自己每一天都在驾驭我们的自由和存在,我们就有能力相信自己并没有输掉什么。

浮士德因为想要拥有“一切”,想要体验生活中所提供的每一种感受,因此他才签下了当初的合同。他的胜利在于他最后认识到“一切”完全存在于每一瞬间中,它远非感官享乐。它意味着一个人认识到他要面对每一次挑战,并尽一切可能的努力,因而他没有虚掷可贵的一分一秒。浮士德知道他为自己的人民贡献了一切,一个人的付出同时也是收获。对生活没有任何付出的人同样也不会从生活中获得任何回报,而且,毫无疑问,这样的人因而也一定会对死亡感到恐惧。

死亡只是一件小事。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扮演过的角色,死后或许我们的影响还能够依然留存。我们不过是要缩回我们自身,缩回到诞生我们的种子里,缩回到漫长的冬眠中。或许在另一个春天,我们会在什么地方苏醒,再次来到光明的世界里,来到芳香馥郁的鲜花中。我们努力在这个世界上做个问心无愧的人。如果有什么来世,我们也会争取在那个世界做个问心无愧的人。

死亡终将来临,可它只是一件小事。安妮﹒塞克斯顿的诗中说

我说活下去,活下去,因为有太阳

还有梦想,这份令人心旗摇荡的礼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123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031评论 2 38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723评论 0 34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57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12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60评论 1 28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04评论 3 40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72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6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599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64评论 4 32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57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3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56评论 1 26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8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65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