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别人比,只与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让自己不断做到产生自信”、“只看自己做到的,不断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加满油才动力十足”这些话就像是专门为我说的 ,感谢国良导师总结的这么到位 。
观察孩子看孩子的关注点是求同的还是求异的,我们可以通过问孩子“你发现了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来探索孩子的比较策略。如果孩子喜欢找共同点,就更偏向于求同的特质。如果发现的全部是事物的不同点,那么这类孩子更偏向于求异的特质。求同类型的孩子喜欢周密的计划。喜欢按部就班,所以让他学习一些艺术类的科目就相对困难一些。求同类型的孩子,父母要教导孩子在遇到事情时多想几种办法,这样孩子会更聪明智慧。我的理解就是教会孩子发散思维吧 。求异类型的孩子喜欢拥抱变化,求异类型的孩子善于发现变化,喜欢标新立异。如果让这类孩子长时间呆在固定的环境,或者做一些一成不变的工作,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慢慢消耗殆尽。求异类型的孩子父母要用不同的价值点(孩子在乎的价值 )来启发求异。辨别孩子是哪种类型,不难找,孩子在乎的价值也不难 ,但灵活运用确实需要父母得有智慧呀 。
关于愤怒的情绪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接纳不允许。二是无力没有办法,搞不定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最后都是自身的原因,与他人无关!只有自己改变了,周围的一切也会随着有变化了!明白如何突破自己不允许的行为标准,突破自己的局限性信念。愤怒背后的无能力改变,找到情绪背后的正面价值:提醒我们需要学习成长,接纳改变自己,思考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