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得抑郁症了”,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63%有精神障碍,40%患有抑郁症。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不乏名人,包括梵高、海明威、三毛、张国荣、徐行、李晓、罗宾·威廉姆斯、乔任梁等。抑郁症患者的感受就像一艘在沙漠上搁浅的孤舟,只能在原地不断的挣扎。有的人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有的人发现了问题却至今无解,也有人找到了重新接受自己的方式。
《我可能得抑郁症了》是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半自传小说,这位患者便是作者张爱财本人。
张爱财,女,现居成都。经营一家互联网公司,喜欢猫和写作。豆瓣阅读作者,著有短篇集《另类女性》,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等杂志及各公众号。患有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生活里却是朋友们的开心果。
张爱财笔下的女主人公张衍雅,三十岁,公司CEO,漂亮,单身,她拥有自己的房子和自己的车子,月入上万,身旁追求者不断。这在旁人看来俨然已是人生赢家。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一个在生活中垂死挣扎,人生充满病态的精神病患者的世界。
许多人不了解抑郁症,觉得他们是在无病呻吟,自我放弃。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以为会是教育类的话题,毕竟正能量的“鸡汤”总是受人欢迎。然而作者趣味的笔风却一扫我沉重的心情。抑郁症患者的世界多半是孤独的;庆幸的是女主人公身旁有真心实意对待她的朋友。可以一起喝酒一起玩耍,一起说着小黄话一起共度难关的朋友。有人说:“无论爱情还是友情,让你有安全感的都不是爱,而是偏爱。”
抑郁症患者的世界又是敏感而脆弱的。她们喜欢孤独而又渴望有人能懂她的孤独;将自己置身于荆棘和高墙之中又希望有人能不顾满身伤痕来拥抱她;女主人公曾将叶穆当成自己黑暗中的那道光,躲在他为她编织的安全花园里。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就像在众目睽睽之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所有当叶穆选择离开她,将她扔进如洪水猛兽般的社会中时,她选择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坚强的无坚不摧。也将自己置身于更深的黑暗之中。如果说叶穆曾是她生命中的光,那么骆无穷就是照进她生命中的一缕暖阳。能治愈恨的,唯有更深的爱。骆无穷用理解和包容接纳一个“残缺不堪”的她,用呵护和信任融化了她冰封的心,带她走出了那个孤独充满悲伤的世界,找到了另一种接纳自己的方式。
“抑郁症”向来是个沉重的话题。它多半起源于原生家庭,深根于社会影响。文中说:“我始终认为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子女永远是他们的软肋,只要你坚持了,他们就会妥协。”我庆幸我的父母在我成年后尊重和支持我的选择,尽管他们大多时候表露出不理解和无奈的神情。然而社会上却不乏有像赵心怡父母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和邻里的“名声”将自己儿女的情感置之不顾。在他们看来将就的婚姻是无尽的黑暗,却依旧摆出一副苦口婆心的面目将儿女往坟墓中推。社会对女性总是诸多苛刻。要求她家庭幸福又要求她事业有成;要求她妩媚动人又要求她恪守妇德。赵心怡的死作为父母难逃其咎。作为一位旁观者我们更应该深思。
万物皆有裂痕,不必羞于启齿。背光而行时,愿有人体谅你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