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在你眼中,最难的事情是什么
我只知道在我心中,最难的事情是与人相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共性都是人,但性格千差万别
最深的体悟——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今天,说说江湖中的二人:一位热情、争强好胜;一位寡淡、城府深厚。
与热情相交,举一小例:同是报名参加,然我在单名之列她在名单之外,她问及他人得知此事为之情绪激动,急于向负责人问询。结果负责人打电话向我问询我们说了什么,有没有解释清楚。此时,我唯一的想法:“如果互换位置,我会向负责人问询吗?”
与寡淡交集今天是第一次,询问她是否得知情况,提出可以一起。她含糊其辞,未作正面回应。晚上,从另一人那儿得知她们已经达成共识,然后我不禁有问:“为什么我在询问你时,你没有直接说出来呢?”
回顾过往一年内与热情几次交锋,想到最多的词——利趋型,无论何种状况与她相关,草木皆兵。凡事要强,皆想争先。看看她,再看看自己,想说为人热情是好,急功近利就不该了。反观自己,时常佛系,偶尔玻璃心,持续犯傻。为什么呢?江湖险恶,作为初入江湖的我,不懂得江湖人的套路,结果只好被套路,吃下暗亏,无法申辩。接着,一次次犯傻后,我开始长心了,说话不会直接往外蹦,做事学会反复思量。然后我发现当自己熟悉了江湖套路后,处变不惊就成了能力,情绪不再随意被带跑。看到热情随时爆发的义正言辞时,学会了冷静听,客观看。
虽是第一次交集,但对于寡淡这个心口不一的行为,是我费解的。我试图去站在她的角度考虑,怕直接回绝我,我会不高兴。或因本就与他人的约定没有完全敲定。但无论出于何种考虑,真诚应该是基础吧。故当得知实情,第一反应不真诚,第二反应幸好以后无需深交。为什么早早下此定论呢?两方面的原因,外扰因素:与她共事的人天天在我耳边叨叨她的不好,先入为主了;主观内因:我真诚待人,不愿与不实诚的人相交。想想江湖再见,点头微笑,若再有交集,真诚以待,做好容人之人。
江湖这么大,岂止这二人,姑且归为两类,一热一冷。热似火,冷死冰。而置身江湖之中的我,如何保持相处心态,四字足矣——过犹不及,学会适度交往。热情适度,冷漠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