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哪学编辑部出品
声明: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啦啦啦,上哪学<牛娃养成记>已经开通啦,今天第一位和我们分享的是在外企工作的吴爸爸(化名),他的女儿目前就读于上海华育中学,不仅多才多艺,成绩在学霸出没的华育也能排得上号,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吧,是不是感觉心已碎成二维码?
其实吧,名校哪有那么容易进,像吴爸爸说的,想当初为了规划“熊孩子”的升学路也是“一夜愁白了头发”!今天,吴爸爸就和我们大方分享他的“民办升学秘籍”,以及这一路走来的得与失, 大家鼓掌欢迎哟~~
如果您对孩子的教育规划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添加小乐子微信号:shangnaxue-A,我们期待您的分享。
一个前提:合理规划孩子求学路
对于孩子的教育规划,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及早思考、及早明确,是坚持快乐教育,是准备出国留学,是冲北清交复、还是其他道路?
当初女儿为选择小学的时候,我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1小学好不好,还是很重要的
在我看来,幼儿园阶段重在启蒙和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小学低年级重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中高年级是养成好的学习方法不可错过的阶段。所以好的教育方法、好的学习氛围还是非常重要的。
2学校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综合素质更关键
这和第一个观点并不矛盾,女儿在“小升初”中能脱颖而出,除了在小学的时候基础素质过硬,钢琴过了八级、芭蕾舞的特长,都是重要的加分项,而这些特长培养我们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3选择小学交通方便很重要
这一点很多家长都会考虑的,就不细表了,因为每天跨区上学不管对孩子还是对家长,都是一个大挑战。
4学区房,鱼与熊掌取舍有方
再说说大热的“学区房”,家长永远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我原来的也跟很多家长一样,心想:如果有钱为什么不买呢?再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学区房是刚需,学区房的风险是小一些的,也不害怕脱手问题,后来想想,其实真正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的家长,买学区房的并不多,毕竟上海的房价在这儿摆着。
况且现在小学和初中的趋势都是: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总体好于公办学校,所以还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给女儿选择了一路民办到底的路线。
所以说到底,关键还是取决于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对孩子的综合规划,鱼与熊掌要取舍有方。
两段择校路,幼小初的几个关键点
女儿读的是民办幼儿园,会比公办的教的多一些。在幼升小的时候,考了两所民办小学,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和爱菊小学,最后被爱菊小学录取。有几点经验和教训与大家分享:
1幼儿园大班要抓基础
公办小学我不知道,如果你决定去选择民办小学,那么幼儿园的大班基础还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对于“幼升小”择校,对于开学后的学习也很重要。
民办小学很看重孩子的基础的,比如26个英文字母、汉语拼音、100以内的加减法,因为民办小学进去的时候,老师教这些教的特别快,他们已经默认孩子肯定会这些东西的,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没学这些,小学上来会有点吃力。
2面试准备:家长和孩子都很关键
我们那个时候幼升小还是可以面试好几家学校的,我家女儿面试的第一家并不是爱菊,而是世外,当时第一天面试和笔试都通过了,第二天又通知我们去,我们想着面试已经过了还有什么可怕的,所以前一天晚上准备的不够充分,第二天一大清早就把还没睡醒的孩子拉起来。
去到学校就傻眼了,还要考试!不仅孩子要做题目(孩子抢答,老师在旁边打分),竟然家长也要做题。最后被淘汰是因为“孩子抢答环节反应慢了”。
3选择合适的比选择最好的更重要
虽然没能进世外,最后女儿还是就进了面试的第二家学校,也就是爱菊小学。爱菊一所非常注重孩子综合素质培养的学校,比较注重语文和艺术,我家孩子从小学舞蹈,正好进去可以继续学习。
当时跟很多家长都一样,什么都不懂,一下子面试了挺多家学校。现在想想进爱菊还是很正确的。在爱菊,孩子综合条件比较好话,学校会直接给小升初的推荐名额的,女儿最后能进一所理想的初中,我想和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
4兴趣特长很加分
我女儿钢琴过了八级、从小练习芭蕾舞,基础功底很好,这些特长培养的背后我们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舞蹈的特长,在小升初面试的时候还真用到了,面试的时候老师有意识的问了孩子跳舞的事情,问了一个我觉得还挺难的问题:如果要你组织一支队伍参加比赛,这些参赛者又是没有舞蹈基础的,你该怎么办?这个题目其实是要考察孩子的临场反应能力和组织能力的。
当时女儿临场反应很镇定的,毕竟孩子学舞多年,回答的又是自己比较擅长的问题,平时老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组织团队的舞蹈训练,这都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5千万别忽略成长手册
我们当时也算是有先见之明,呵呵。我家女儿也算是比较幸运,二三年级的时候学习有些吃力,成长手册没有得到全优,到了四年级和五年级上学期,我和孩子的妈妈也有些着急,对女儿各方面表现都下了一些苦功夫,最后才保证孩子四五年级的成长手册全是优秀。
在华育面试的时候,“成长手册”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因为面试老师翻看了一下就说:这个孩子不错,各方面素质都表现得挺好的。
现在的新版《学生成长记录册》,听说是将孩子各学科课程学习情况分“学业成果”、“学习表现”、“学习兴趣”这三个维度,很明显的,升学看重的还是孩子的综合能力。
6理性看待奥数班
对于很多家长关心的“要不要上奥数班”这个问题,我觉得只要路不远、口碑还不错、经济上也能承受,还是去上吧。现在小学生,有一半孩子都在上奥数班。
但是到了一年级下半学期,我也被周围的家长“拖下水”:
当时感觉孩子周末天天在家里呆着,感觉要废掉了,报了奥数班,见到的孩子都比较固定,可以跟同学玩。
有的家长选择自已教,这一要有恒心、二要有系统、三要有方法,我自问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还是花钱去了奥数班。孩子也会根据老师的要求快速学习。
不过对于家长关心的奥赛成绩,我还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的:
我们身边的其他孩子,一般二年级开始上,最晚三年级,但能不能参加比赛得奖还是因人而异的。
家长如果抱着让孩子得奖的目的去上奥数班,就要趁早上。因为小升初看的杯赛证书是四年级的证书(五年级的证书还看不到),如果三年级才开始去学,一年就想拿下比赛,对孩子来说难度太大了。
奥数班确实是存在“一年级的做三年级的,二年级做五年级的”的情况,后来老师会教一套方法,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可以走捷径,但这个是不是对孩子以后学数学有实用性还真不好说。
说到女儿的数学学习,我自认为还是挺注重对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的,也花了很多时间,但是跟有数学天赋的孩子真的没办法比。女儿上了初中之后数学学起来有点吃力,主要还是思维能力跟不上,所以我的一条教训就是——女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真的是稍微差一些,也不排除有些女孩子真的有天赋,我觉得真的是要及早培养,动画也好,游戏也行。
对于给孩子择校,我的观点一直都没变过,那就是未雨绸缪,趁早思考及早明确。孩子年龄小没办法给出什么意见,那作为家长还不想清楚是说不过去的,是准备让孩子出国留学,是冲北清交复,还是其他的。如果准备出国留学,那就不要只是和其他孩子比考试成绩,如果一心想让孩子进名校,就别计较是不是付出了太多。
“牛娃”培养需要经历的心理历程
1过去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择校
在很多人眼中,女儿的择校是很成功的,一路民办,读了好的小学、上海知名的民办初中,但实际上这个真的是要看家长怎么想了。
择校本来也是观念上的择与否,没有一个标准或者规范。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哪有什么完全意义上的好坏,标准都在家长自己的心里。
即使现在,女儿成功进了很多人羡慕的华育,我也很难说这就一定是个正确的选择。学校的超前教育让孩子太辛苦了,每天都有考试,搞得我每天下班也都很紧张。虽然我不是完全主张快乐教育的家长,但看到孩子每天写作业到十二点还是很心疼的,这个辛苦孩子现在还能承受,以后两年就真的不知道了。说白了,不仅仅是华育,只要进了类似的学校,都是这样的学习状态。
2未来更看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积极又快乐的人
我相信每个家长对孩子都是有期望的,如果没有期望,也不会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和功夫培养孩子。
中国的家长凡事喜欢盯着最高点,我承认我也一样。孩子小学的时候我们还是很有自信的,想着要把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了,我也变得理性很多——孩子的成长之路太难把握了,身为家长要克服“凡事都担心”的状态,要是多给孩子一些成长空间。
我可能没办法把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但是,希望她可以努力一点,开心一点!找到能发挥优势、又喜欢的职业。
女儿智商可能不是最高的,但情商不错,对人和事观察得特别仔细、分析能力很强。她很喜欢看结构性的东西,也跟我们说过很多次长大了要做考古学家或者建筑师,我们都是非常鼓励的。
现在女儿小小年纪有自己的梦想,身体健康又有自己点小爱好,我还挺欣慰的。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赶紧分享吧,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也欢迎您与我们联系!
上哪学(ID:shangnaxue)为有入园、幼升小、小升初升学择校需求的家长,提供学校匹配、政策解读和切实可行的升学建议,让每个孩子不仅能有学上,更能上好学!
想了解更多择校升学攻略、领取校内课外等教育资源,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上哪学(ID:shangnaxu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