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脾虚容易生痰湿。所以化痰祛湿的方子里,往往都会加一些苍术、白术来健脾,帮助身体运化水湿。
痰湿积累在中焦脾胃的位置,必然会导致气机不通畅,就像发洪水了道路不通一样。要促进痰湿排出体外,同时恢复气机的运行,我们一般都会加入一定的行气药,比如香附、木香、砂仁、槟榔等,有时候也会加藿香、佩兰、香薷这样芳香化湿的药,这些药用下去,痰湿随着香气的升发,达于体表,排出体外。
有时候,为了化痰,反而会加一点生地黄、麦冬、芦根之类滋润的药。为什么?因为有时候,痰浊过于粘稠,不容易排出去,有时候加一点滋阴的药润一下。比如患者舌苔厚腻,胸闷腹胀,但是口干舌燥,还有便秘的表现。这时候单纯行气化痰就太燥了,痰不一定排的掉。我以前上课,总喜欢给同学们讲一个笑话。说甲和乙两个小伙伴没事就喜欢互相打赌,有一天他们看到路边一个痰盂,甲对乙说,你要是敢去喝一口,我就给你一千块钱。结果乙过去咕咚咕咚喝了17口。甲一边给钱一边说,你喝多少我也是给你一千,为啥和这么多?乙说我也想只喝一口,但是这痰太黏,实在咬不断。这个笑话比较反胃,但是说的确实是可能会发生的现象。人体内的痰,久而久之生热,就会越来越干,越来越黏,在肺里就是咳不出的老痰,在血管里呢?可能就会导致血流瘀堵,在肠胃中,可能就会导致气机不畅。
对于脾虚气陷的患者来说,因为脾胃之气不足,所以不能支撑内脏,就会出现各种脱垂问题,这样的患者如果身体里有痰湿,一般要配合一些升阳的药,或者向上发散风邪的药,比如羌活、防风、升麻、柴胡等。这种治法也叫“升阳除湿”。发散风邪的药,药性往往是向上的。
传递健康!传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