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
试想有个叫小明或者小刚、小红的孩子,或者是你们熟悉的“韩梅梅”或“李雷”,等等,都行。
这个孩子大约出生于1992年,上小学的时候已经是要21世纪了,中产家庭,父母给配了手机,然后她(或者他,随便)发现手机上被运营商预装了一款叫QQ的软件,好玩。没几年老师就通过QQ群来安排作业了,同学们也有了各自的群。上了初中后,手机也许换了,但是QQ还在,无论是在网吧还是手机上,都能用QQ秀来花季岁月,当然,还有游戏。初中或高中的时候,她就有了自己的QQ空间,写日记,秀自拍,还设置不同的查看权限,免得父母偷看。高中时她也偷过“菜”,上了大学QQ上又有各种玄幻的文学可读,接着还遇到了微信,有了更成熟的圈子,收父母的红包最方便。QQ还在用,传学习资料很方便,用微信创建了自媒体,和同学一起创业……
在这些年里,她应该换过很多的手机,耐用但丑陋的直板,好看的翻盖,令人心醉的蓝屏,然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智能手机。那只企鹅以不同的形象伴随着生活,与此同时,她“错过”或者躲过了更多的同类产品,也许用过那么一段时间,但是现在应该基本都忘了,网易泡泡流行的时候她用来发过免费的短信,MSN“肆虐”的时候估计她没用,太商务了。随着成长,当然接触过更多的空间和平台,只不过这些不在本文的叙述范围之内。
2.书籍
这应该不太算是一个虚拟的故事,虽然略显单薄。如果把这个孩子的出生年龄往前后推各五年左右,与QQ的联系估计也没太多不同。不出意外的话,总要涉及其中那么几种,在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个体的生活被或松或紧的捆绑,作为几亿分之一的用户,构成了一个靠“聊天”起家的商业帝国的背景中的一个点。基于这样的信息,再去读《腾讯传》,会有很多的切身体会。
这是一个与读者的生活几乎可以并行的商业故事,并且还正在发生着。一点儿都不遥远,更不晦涩。习惯了吴晓波先生的历史视野和写作格局,再来看腾讯18年的历史,近在咫尺,只是时光却恍若隔世。腾讯的成长故事就像很多人的生活,考什么样的学校,读什么样的专业,很多时候都具有随机性。它当年的竞争伙伴,就像伴随我们走过童年、少年时的朋友和同学,多数人都面目模糊,而当年我们曾多么的死生契阔相爱相杀。一路走着,生活永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奋斗、需要破局,商界更是如此。如本文一开始所讲的故事那样,那个孩子现在25岁,读完研究生,开始工作,面对更为残酷的人生,腾讯当年也如此,只是不能确保这个孩子(或者是我们)可以像今日的腾讯那样风光。
《腾讯传》所记录的故事,即使是这家公司再如何的缺少文字记录而单纯靠邮件去管理,也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在电影《乘风破浪》里,演绎了一段马化腾的故事。仔细想一下,当代史上所有的创业故事都充满了时代烙印:经历了动乱的第一代创业者,可能荒废了学业时光,却在动乱中学会了天马行空式的思维,创业之路也总是大开大阖又昙花一现;后来的小镇青年们,走出了“中国合伙人”式的路线;今天所留下的精英,则大多从实业过渡到网络。回望这些商界故事,一如梳理时代,充满扑朔迷离。正如书中所引,美国战略思想家约翰·加尔布雷斯冰说:“以我们在美国所获得的经验来看待印度或中国,有一半是看不懂的,还有一半是错误的。”你会发现,不仅仅是美国人,即便是我们自己,往往也同样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但成长就是这样。
和平的年代,需要一些传奇来填补平凡的生活。QQ或者腾讯,长久以来被诟病的是它的用户低龄化,不够成熟,所谓有几个QQ用户能买得起DIOR或者其它高端消费品的疑问一直存在。只是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几亿的用户,从年幼到年轻,再到成熟,有过无知,经历迷茫,再怎样的困惑也会迎来人生自然而然的收获和尘埃落定。而所谓的伟大,经常就是熬出来的;情怀和传奇,很多时候也不过是一种习惯的坚持,即使变老,也泛着光泽。吴晓波先生所书写的腾讯史,在我看来,也正是如此。
书里说,腾讯内部很少档案管理,也不保留文件纪要,因为腾讯人认为:昨天一旦过去,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眼睛从来只盯着未来——也许这句话正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背书,一切都转瞬即逝,一切都浮光掠影,留下来的,不一定永久,但却是值得珍惜。
3.感动
而于我,更为感动的是一点书外的故事:
第一次看作者的书时,写在书后的话说,因为写书太忙,作者答应了妻子看每一部新出的电影作为回报,女儿刚出生,他期待着以后她有兴趣读这些书。
后来的书,还是说感谢妻子作为最早的读者,同时女儿已经上学了,他期待着她有兴趣翻开这些书的一天到来。
到这本书的最后,还是感谢了妻子的催促得以完稿,而已经出国留学的女儿,离他的世界越来越远。如果有一天她决定回国,那这些书“也许就有被她打开的可能了。”
再好的故事,是自己的才最重要。每个人走过的人生里,总有一些东西伴随,不是QQ的传奇,不是他人的情怀,而是爱,才构成了生活。正是因为如上所述的书后的文字,我才相信作者所写的这么多商业故事,都有一颗温暖的心在里面,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