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电影一开始紧凑的开场,听不懂的剧情让人很是摸不着头脑。这紧凑让我们去猜测这男主的职业,而主题不甚明朗。所以这部电影看时应当怀揣着审视之心,边猜测边进行。第一个片段完毕还是猜测不到主题,时间轴就往回拨去,来到了1962年,又开始叙述这一代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交代了三人的同学情谊,一人暗生情愫,又埋下了一颗等待爆发的种子。刚看这一片段是去欣赏知名男女主角的帅气和美艳的,在曾经物质匮乏的时代,少于妆容的那时,章子怡真的是超级漂亮啊,即使蒙起来的眼睛也是格外吸引眼球!在欣赏了一大波章美之后,时间轴又往回跳,这就开始了王力宏扮演者的故事,还是感觉王力宏的声音不太入戏,导致人设也很难把握准确。第三部分主要是看一点点笑点,以及交代这个背景。然后又往回走,来到了1921年,时间很短暂,背景事件交代得很迅速,就是清华学生选文科和理科的事情,他询问教导主任梅贻琦应当如何抉择,此时梅贻琦点明主题:选择、做事当从你心,要真实,不要理会世俗的意见。这就是整个电影的主题。
整个电影四个故事背景,用了两条明线来串联:2012的男主在清华进修;1962的陈鹏在清华修物理;1938的“王力宏”在由清华构成的西南联大学习;1921的文、理科选择者在清华读书。还有一条:1921的文理科选择者在西南联大任教遇见“王力宏”、1938的“王力宏”扔去的食物传给了陈鹏;1962年代的李想与2012“张震”的父母有过同袍之谊。
这个电影还有一条暗线,此处暂且不表,先来说说这四个故事面临的类似的问题:如何抉择!
张震面临两个问题,对于前上司对手提出的提供出卖前上司的信息要不要做?对于四胞胎家庭的窘境,要不要一直援手相助?他前上司的对手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了他答案:上司那么心机,就不要如此忠诚了!帮助穷人会使得他们愈加贪婪,所以最好早早了断。而上一代,陈鹏是该选择照顾远处深爱的女人还是去研究所工作?一边是误会的再往上,沈光耀是该当兵保家卫国还是遵从父母叮嘱?生在三代五将之家,作为他的父母知道一当兵就没有自己的生活了,而他们更愿意儿子多多体会这世间其他的乐趣!而1921年的文理科选择生应当如何抉择?他们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而矛盾是类似的,一边是别人的意见或是世俗的意见,而另一边是内心的想法抑或是潜意识的想法!他们分别如何抉择就决定了后来的结局。
他们的抉择就是这部电影的暗线。文理抉择者在教育家梅贻琦的建议下选择了适合自己也是潜意识喜欢的文科,而后成为西南联大教师,从而将这种遵从本心的选择方式传递给了王力宏,使得王力宏在国破家亡、“广阔的场地上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的情况促使下选择了自己想要做的而救国救民。而后他在做这件任务的途中,传递了粮食给陈鹏,是一种看不见的传递,而陈鹏在误会了他们的关系时,情急之下就冲动做出去研究所的决定,而这个决定不是他想要选择的,是冲动让他做出了一个违背己心的决定,这里其实就埋下了他们这一代悲剧的种子。而后来,他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点醒了李想,让做错事以后的李想悔悟到:做事当无愧于心!因此才在支边时将一颗善心给了同事,于是这份本真由着李想传递给了张果果的父母,于是借着去扫墓便将这份真情传给果果,使得他最后结束时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个电影还有一条暗线,就是这个电影的主题:无问西东。首先是“张震”的情节交代出背景问题,自己文科好而且擅长文科,理科成绩-物理不是很好,但是依然想选择去理科,因为世俗认为成绩好的都该去学理科,他气愤因为学校分配他去读理科,他去找主任梅贻琦理论。而梅贻琦给出他答案,也点出电影主题:你既擅长文科、喜欢文科就更适合文科,自己也当想想你自己更想去文科还是理科,不要因为世俗觉得什么好就该去做什么。因而张震做出遵从本心的决定!整个电影到这里我方看出一点点眉目,而后去到王力宏时间,他学过武术、平衡感很好,他适合去当兵,而且本身也有一颗报效祖国之心,无奈家人三代五将,其母深知男儿若是入伍,这一生便是给了祖国,再无自己的乐趣而言,在其母的苦诉下他也发誓不参军。可这就违背了他的内心,直到一次警报避袭,看到了这战火之下满目疮痍,“这广阔的土地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其实这之前就有前人-张震与他之间的交流,除了故事人物站在一起走了一段路,并没有从他们的交流中得出与主题相关的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