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我在天同诉讼圈上,就「律师如何打造自己的商业模式」写了一篇文章,分别从趋势、流量、包装、产品、复购率、成本六个角度,简单论述了相关的内容。核心观点是,法律服务作为一种服务形式,并没有跳脱商业的本质,一些必然的商业发展规律,也同样适用这个行业。因此,每一位律师、团队负责人,都应该从更全面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发展问题,不能只顾着「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就觉得万事大吉了。
而今天,接着上一篇的话题,我想从「趋势」这件事谈起,讲讲为什么随着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一定会「要求」律师越来越专业化。
在谈到对法律行业未来的趋势判断上,理查德·萨斯金的那本《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不得不提。然而,我当时在读这本著作时,最大的困惑在于——为什么法律服务行业的未来就「一定会向他描述的这个方向发展」,核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萨斯金当时预言了法律服务行业的未来趋势,主要是下面3点——
事多钱少
执业泛化
技术革命
这三点看起来并列,其实是有逻辑关系的。
简单来说,就是——「事多钱少」的大背景,将驱动法律行业进一步「执业泛化」,而「技术革命」将加快这个进程。
只有理解清楚这三者的关系,我们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后面的讨论。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接下来的论述会更偏重底层的思考,对你的「具体执业实践」不一定能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也如我之前那篇文章里写的那样,所有商业模式的构建,一定是基于对趋势的准确判断而产生的。
所以我邀请你跟我一起进行一次思维的体操,把「趋势」看得更清楚些。
**一、 法律行业的趋势究竟会如何变化 **
我们判断趋势,肯定不是看具体的表征,而是需要把影响趋势的关键要素抽象出来,再通过逻辑进行推演。
「事多钱少」是萨斯金对于未来法律行业的趋势进行判断后得出的结论,当年困扰我的地方也主要来自于此——为什么未来法律服务行业会「事多钱少」?
在我看来,所有法律服务需求的产生,核心的原因来自——权利的流转。也就是说,只有各种主体之间进行各种权利的流转,法律服务才能更好地从中提供价值。
所以我们第一个推论就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主体与主体之间信息流动的速度开始变的更快,一些原本不存在,或者因为技术限制无法形成的需求被不断产生,各种围绕它的新兴商业模式也应运而生。
几年前,娱乐甚至还谈不上行业,但现在整个娱乐市场已经爆发式增长。
几年前,投融资创业还是个新鲜事,但现在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而不论这些行业如何发展,底层的权利流转并没有太复杂的变化。于是对于律师来说,新兴的服务机会就产生了。
这是第一个推论。你也可以理解成萨斯金所说的——事变多了。因为本质上,经济发展就一定会带来新兴的法律服务机会。
但这只是解释了「增量市场」的产生。存量市场有没有机会呢?我们画一张图——
既然权利流转就会产生法律服务机会,为什么那么多人有法律需求不找律师呢?核心原因在于,法律服务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虽然「想要获得法律服务」的人变多了,但是对于「单笔法律需求的支出」并没有上升。这就是萨斯金的第二个推论——「钱少」。
用下面这张图解释会更容易些
法律服务其实一直存在一个「长尾市场」,但这个市场始终没有被很好地服务,核心在于——绝大多数的法律服务是人工提供的,成本太高,使得法律服务的客单价一直无法降低。
所以你应该明白了:推动这个变化的关键变量就是——效率。如果能有办法提高法律服务的效率,这个原本就存在的存量市场也将会有机会被撬动。
事实上,不论什么行业,一个商业模式本身的爆发力有多强,最终都取决于它对原有行业效率到底提升了多少。
这就延伸到下一个话题。
二、提升法律服务行业效率的路径
当我们谈「效率」的时候,一定不要只盯着「价格」。
效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里能够产生的价值。因为是一个比例,所以提升效率的方向就是:提高速度,或者提高质量。
几乎所有的行业,提升效率的基本路径都是一样的——分工+专业化。分工是为了提高速度,专业化是为了提高质量。
也只有分工,才能使萨斯金口中说的「执业泛化」成为可能。所谓「执业泛化」,其实就是说——因为事情被拆开,使得更多的人可以「突破原来的门槛」参与进来。
因此,执业泛化的本质,是增加了服务过程中「供给」。
我举一个其他行业的例子:
【新东方】
新东方对于英语培训行业最本质的改变就在于——分工。
在新东方出来之前,所有的英语培训都是「一个英语老师上所有的课」,而新东方出来之后,它把一个整体的课程内容拆分成特定的模块(英语、听力、口语、写作),这产生两个结果:
第一,因为内容被拆开,很多「非英语专业」的人可以去当老师了,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供给
第二,因为「每个老师只用上一部分课」,所以事实上它每一个模块的专业程度都更高了
也正因为这两个原因,新东方的英语培训「效率」提升飞快。
讲到这里,你应该意识到了——
因为未来的法律服务会进一步对效率有要求
使得法律服务的分工+专业化成为必然
也因为分工,使得执业泛化成为可能
在这个大背景下,所有与之相关的职业、技术也将会随之发展。萨斯金在书中所提到的「法律服务流程的拆分」、「信息技术对服务内容产生的效率提升」、「执业泛化带来的更多外部服务提供商」等等,都是从这个原因推导出来的。
因为这本质上就是「把法律服务拆开,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提升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会像催化剂一样加快这个进程,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的人,也会随之涌入。
北京有家专业办理交通肇事案件的律师事务所——元甲律师事务所,就是用这个思路,把办理交通肇事案件的流程进行拆分,并进行专业化分工,从而极大提升了自己的服务效率,最终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口碑和品牌。
但对于更广大的律师朋友来说,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巨大的门槛需要逾越——流量。
三、专业化发展与流量获取之间的矛盾
我想很多律师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也想专业化发展,可是真要是这样,我很可能就会饿死了。所以我只能先从「万金油」的状态做起,先活下来,再寻求专业化发展。
因为法律服务行业的特点非常明显——低频,偶发。这两个原因,使得法律服务的「流量获取」异常困难——你没办法像卖东西一样,在特定渠道针对特定用户打个广告,然后流量就过来了。而专业化发展需要获取「特定领域的案件流量」——本身获取流量就很难,获取特定流量就更难了。
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那些专业化发展很好的律所或者个人,其实是存在「流量冗余」的——因为它们的品牌足够强,很多流量「不加选择」地就流过来了。就像下面这张图:
这就是律师专业化发展与流量获取之间的矛盾。事实上,如果能解决流量的问题,会「倒逼」律师专业化发展——因为从效率来说,肯定是做专业的事情收益最高。
在之前的那篇《律师,你仔细思考过自己的商业模式么?》中,我已经简述了一部分关于「流量获取」的思路,上文中提到的「元甲模式」,事实上也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方式。
今天我想给你一个获取流量,探索专业化化发展的新的思路。
因为法律服务具有非常高的专业门槛,这使得普通人在获取法律服务时,因为并不具备专业识别能力,在选择律师时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判断和选择。于是就产生了很明显资源错配的情况——事实上,上面那张图的灰色部分,就是「被错配的流量」。
就像你认识了一个医生,哪怕他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当你生病了,第一个反应还是问他。
与此同时,每一位律师经过多年的执业实践,事实上也成了自己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地域差异」「能力差异」「资源差异」。因为上述差异的存在,律师有机会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性,对原本错配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就像下面这张图——
这就是律师之间的合作会存在的原因——实际上,通过合作,每一位律师都对自己的流量进行了重新分配。
然而问题在于,个体律师的资源是有限的,他能够合作的律师范围也往往局限于自己的朋友、同学、同事等。这使得流量的分配无法达到最优状态。短时间内,「普通人在获取法律服务时的专业识别能力」这个现状无法被改变,但如果能有效地把律师之间的流量进行更有效地链接,就有机会进一步推进律师的专业化发展。
所以今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无讼服务号上做了一个新的产品——无讼合作,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帮助律师间更好地进行跨地域合作。上线一百天,已经有数万名律师每天在上面进行异地查档、案件合作了。
你可以把无讼合作理解成一个「巨大的律师网络」,在这个网络里,你能轻松地和全国各地的律师进行合作,每一位律师的地域、专业、资源、过往案例都清晰可见。你只要选择类型并填写相关内容后发布,系统就会根据你输入的信息,通过地域、类型等相关标签,精准匹配并自动推送给符合条件的律师。一旦你的需求有律师应征,系统也会通过微信第一时间通知你。
而对于你来说,当你通过无讼合作与其他律师进行合作,你的各项数据都会被系统记录下来,未来这些数据,会帮助你更好地形成自己的专业化能力——之前你和自己认识的律师合作,只有你们两人知道。现在,「整个律师网络」里的律师,都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你的专业能力。
所有的互联网产品,在发展初期都会有一个「红利期」——事实上,仅仅是通过帮助其他律师异地查档,在过去100多天里,已经有数十位青年律师收入超过了1万元。
希望你也能抓住趋势的红利,形成自己的专业化品牌。
长按图片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无讼服务号,即可开始使用无讼合作,与数万名律师一起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