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去理性的恋爱是一场赌注
曾经听金星老师在一个节目中说过下面一番话:
“也许我们在没有找到一个人之前,会有各种各样的条件,但是当爱情来临的时候,这些条件统统不存在了。”
这是她对爱情的一种诠释和观念,但同时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你在没有遇到那个你认为爱上的人之前所开的条件肯定是相对理性的,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是有规划的。当然这个前提在于你对自己的个性、特点、缺失、长处有充分的了解,你才可能有一个对应的条件。
那为什么当一个人出现的时候,你就觉得这些条件都不重要了,只有那个感觉最对?无外乎你是从一个相对理性的层面,完全陷人了一个感性的层面。一个人一旦感性了,其实就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所以这代表什么?代表当你陷入感性层面的时候,你对一个人的判断其实是偏颇的,所以,那真的是爱情,还是一场赌注?这是想抛给大家第一个要思考的问题。
2.恋爱可冲动,婚姻需谨慎
你完全可以一时冲动去恋爱,只要“我喜欢”。甚至我认为,恋爱本身就是一时冲动的事,因为太过理性的状态,是很难走入一段非常激情的情感关系里的。恋爱可以非常冲动,但是要走入婚姻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因为选择一个爱人就代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目标不一致的结果
简单来讲,比如你清晰地了解自己,是一个目标终点在成都的人。如果你选择的那个人他的目标终点是三亚,可能从北京出发的时候你们是同路,但是最终还是会分开,因为成都和三亚这两个终点都没有错,只是你们的终点不同,就走不到一起。(这点你可以理解为两个人需要价值观趋同)
生活方式不同的结果
依然借用上面的案例:可能大家的终点是一致的,都是去成都。
但你可能是一个喜欢一边游玩,一边看风景,一边享受美食,慢慢走到终点的人。而另外一个人,只想快速搭乘飞机去成都,然后还可以去拉萨,他的人生就是要尽可能地看很多风景。这也没有错这相当于,其中一个人处在很急的状态中,忙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另一个人不是这样,他是追求静静享受生活的人。毫无疑问,你们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正因为这种不同,会造成未来很多方面的冲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对方配合自己,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我要赢”,不能在一段关系中处于下风。真正能够为对方持续性地让步,包容理解的人是少的。就算在一个阶段内或者在恋爱期间你说的一切都是对的,我都听你的,或者服从你,但那个深层需求,一直都在那儿,只不过因为处于热恋期而被掩饰了,等到双方真正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还是会回归到他以前最想要的那个维度。
选择一个老公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即使在有些婚烟关系中女性占主导地位,男性所谓的配合也是阶段性的。一个男人在家庭中,还是有一些决定权的需求的。如果两个人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同,小到生活饮食起居(比如一个人是夜猫子,另一个人喜欢早睡早起;一个人喜欢吃辣的,另一个人喜欢吃甜的;一个人喜欢干净整齐,另一个人喜欢邋邋過遢),大到各种兴趣爱好(比如一个爱出去运动,一个爱宅在家里打游戏),一般在开始的时候,彼此性格的不同会造成吸引,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没有那么完整和缺失的一部分。但是你会发现,真正到了婚姻中,这些部分的摩擦会非常频繁,也会造成争吵、冲突,各执一词,最终导致情感分裂。
所以女性选择男性的时候,确实要确认一下彼此的生活方式。要判断一下两个人对人生认知的趋同度是不是比较高,而不要因为他是一个什么人,就因为这一点喜欢他,并且放大这一点,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对象,然后就走进婚姻。这是极其不理性的选择,也会因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所以,恋爱可冲动,婚姻需谨慎。
文/来自《婚前必修7堂课》
图片来自网络
整理者:董芳敏,一个热爱读书、喜欢分享的90后姑娘。VX:1360786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