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报了怀左同学的写作课以后,依然很焦虑。
12月31日才开始讲课?还有一周好难等啊。
发了篇文章给老师,每隔几分钟就解锁手机,生怕错过点评。
新写了一篇文章,阅读量竟然只有个位数。
但是还在上班,这一切又不能表露出来,搞得自己神经兮兮,十分紧张。
几乎每隔一阵子,我就变得焦虑。因为在平台上写东西实在是太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了,短期看不到点赞,是激励,长期看不到点赞,是打击。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要反驳我了,一般来说是这两种说法:
一种说写东西就是为了自己开心,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我的态度是,自娱自乐未尝不可,但是既然选择了公开发布,说明我们潜意识里是想要获得外界反馈和大众认可的。那我三观又没毛病,为什么不能追求一个平衡呢,既写出自己的心声,又能获得大众认可?
另一种说法是,写作是为了是为了剖析自我/自我提升/追求深度,为了阅读量而写作是功利的,可耻的。这种评论在每一篇谈写作的文章下面都有,可谓是月经式评论,每个月都看的到。坦白说,我以前也看不上那些励志爆文,但当我真的试着写的时候,才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
你看得懂首页的文章,不代表你写的出来。你看得懂三国演义的每一个故事,甚至颇有见解,但你真的写不出来。对于写作,要有颗敬畏心。
的确简书上很多文章不够深度,但这些作者同样很年轻,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我相信写的东西都会更有思想性。所以我认为,简书是一个作者很好的练习、成长的平台,与其吐槽,不如沉下心来学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02
简书上的一句话惊醒了我,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这话用在写作上特别合适。
村上春树,为了一心写作,把生意兴隆的酒吧卖了。
曹雪芹,为了写红楼梦,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大神们之所以是大神,并不仅仅是天赋异禀,更重要的是肯下苦功。远的咱不再说了,说说近的,比如简书上的点赞收割机们:彭小六、怀左同学、阿何、剑圣喵大师.....等等,无一不是笔耕不缀地坚持写作,要说时间,你可以翻翻他们第一篇文章是多久发布的,至少也是一年以上了。
再想想自己每年的年度计划,似乎从来没有完成过。昨天网上看到过的一句话,分外扎心:
2016年许下的2015年未完成的计划,2017年完成了吗?
03
但光靠苦功夫就行了吗?从今天开始,点灯熬夜,头悬梁锥刺股,就能天天上首页吗?现在不是很流行10000小时理论嘛,写够10000个小时就成大神。
仔细想想就知道是不靠谱的,咱们那么多人从小学开始学英语,早就10000个小时了,但是有几个人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英文,甚至和外国人交谈?写作练习也一样,一方面要保证练习数量,一方面得保证练习质量。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就提出了“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意思是,你的每一次练习,都必须针对你的薄弱点,才有可能飞速进步。如果只是在舒适区,即使练习上万次,也依然没有进步。
拿打游戏来说,同样都是打一万个小时游戏,为什么有的人成了电竞高手,有的人依旧是专坑队友?原因就是,电竞高手会针对性地训练,每一次都有进步,而大多数其他人,不过是由着自己的心意,舒舒服服地打完了一把游戏。
刻意练习和非刻意练习一个重要区别是:刻意练习会不舒适,略显艰难,会促使你思考。我们写东西的时候也需要这样警醒自己,这篇文章是否有进步?是否在大纲、举例、表达上有新的思考?如果还是往常一样的老习惯写出来,多半不会受欢迎。
04
越是着急,越显得我们的浮躁和肤浅。
写作是一场马拉松,也许暂时不如别人,也许写的不够好,但最重要的不是暗自苦恼,而是鼓起勇气,耐下性子,稳住呼吸,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才有可能慢慢地跑到前面去。
每当自己烦躁之时,要多想想,前面的那些人也是这样慢慢地跑到前面去的。比起退赛,我多么想看看前面的风景啊。
怀左写作训练营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