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学生经常打包食物致使宿舍门口垃圾成堆并散发气味,外卖食物存在着安全问题等原因,因此自12月1日开始,南宁学院禁止任何食品的外卖派送,学校食堂也禁止打包食物。近日,有学生反映称,该项规定使学校食堂拥挤不堪,许多学生只能靠吃泡面和面包填饱肚子。(北京青年报)
大多数人对于食堂的印象是打菜时的拥挤,就餐时的喧哗,饭菜种类的单调,味道的不可口,入眼时环境卫生的不佳。这就是为何当美团、饿了么、百度等外卖平台进入高校后,学生们纷纷沦陷,而高校却满是忧愁之所在了。现在不少高校都想尽各种办法来杜绝外卖,可是其效果甚微。高校食堂要想让学生来就餐,不管是从食品卫生方面还是保护环境方面来说,都是应该支持的。可是,食堂自身不加以改进,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学生还会去吗?其实,我觉得造成现今这个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于食堂归属感的丧失。
当初,外卖平台还没有之时,学生或是在食堂吃饭,或是在外面吃饭,多数人大抵还是会选择前者。虽对食堂有所抱怨,但是其食品安全保障系数之高却是令学生放心的。现在呢?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外卖不安全也是学生众所周知的。其实,不管外卖有何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于外卖也是存有归属感,只是这份归属感却是从食堂转移过来的。
归属感丧失之后,要想重新建立起来并不容易。以前学生习惯了点外卖的日子,习惯了懒惰的日子。现在要他们变得“勤快”,去食堂就餐,不方便之处是在所难免的。有学生称:“这样的规定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有不方便的,吃饭选择少了,变得困难了。”还有学生在网上发了几张吃饭时间的南宁学院食堂,照片显示打饭窗口前排满了长队,食堂座位座无虚席,食堂外,还有学生搬了几把椅子当桌子放餐盘,坐在台阶上吃饭。在刚开始之时,学生没有秩序混乱的就餐是能够料到的。只是要想在以后留住学生在食堂就餐,除了学校出台的规定之外,食堂自身也要进行改变。改善学生伙食,扩大菜品种类的选择性,保持环境的干净敞亮,良好的就餐秩序,合理的就餐梯度,让错开高峰就餐的学生也能够吃上热乎可口满意的饭菜,这些才是高校食堂去想去做的。
在规定出台前,也就是11月下旬,南宁学院曾专门就校园环保和食品安全问题面向全校在校生开展问卷调查,收回的3576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8%的学生认为目前校园打包现象严重,60%的学生认为无法忍受因打包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学生自身的问题,他们自己是有切身感受的。正是由于此项问卷调查,才让校领导决心出台这项规定。从规定来看,也是有一定的人性化可言的。比如,规定只是禁止外卖,不准用塑料餐盒、塑料袋打包的食物进入宿舍,如果是使用非一次性的餐具盛装,则不在此规定之列。
在规定出台施行的初步阶段,是难免会触犯到某些学生的利益,给某些学生的就餐带来一定不便。时间久了,这些学生也自然而然的就会习惯了。作为学生也是应该要理解学校的做法,毕竟学校这样做也是为了学生好,而我们学生就当是锻炼身体多走几步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