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妈妈就经常教导我: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那时候的我还不懂什么是懂事,只知道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就行啦!所以那时候的我,认为只要把大人们吩咐我做的事,做好了就算是懂事了。
时间长了,我就知道了为人处世要懂事;与人交往要懂事;在家要懂事;在外也要懂事。似乎所谓的“懂事”就是只知道接受一切,而不懂得拒绝。你所有的情绪都没办法得到释放,因为规则不允许你这样。你得做一个把自己遗忘掉的人,心里只能想着以助人为乐为己任。
在上中学时,我从中国历史中知道了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是“百家争鸣”里法家学派的主张,它意旨:一个人就应该只为自己而活,不然就说不过去,天理都难容,教育我们做人要自私自利。
再后来我又知道了一句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学派的孔孟之道,它意旨:自己都不想希望的事,就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了,教育我们凡事要考虑他人的处境,为他人着想。
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想着能助人为乐的同时,还想着能利己不利人,想来个自己所谓的两全其美之策,可是有时候你越是这样,事情的性质就变味了,每个人的想法都很纯粹,一件简单的事情,你却要经过几次三番地说道,才处理完成,难道别人就不会觉得,你这人太复杂,功利之心太强了。
我读过这么一句话:“生活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复杂,其实人心也挺简单,只是利益分配复杂。”这句话诠释了这个世界会这么复杂的原因,就是利益所导致。我在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懂事”,那是不是就没有所谓的不公平,也就没有利益纷争和人心难测了,生活也会变得简单了。
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以诚相待,但是时间久了,好像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生活的奥秘似乎就是在于揭露人性的弱点,从而有了100-1=0的结论。有些人不能老是对他太好,也不能一直只知道对他付出,因为这样会让他养成一种依附性,时间久了,就会把你所做的一切,都想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就会认为你是个好人,然后忽然有一天,你不再对他好了,也不再为他而付出了,他就会觉得你这人不好了,你以前所有的付出,最终还是付之东流,一切为零了。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都想做一个懂事的人,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跟你一样的想法,你改变不了别人,所以只能改变自己,但是又想到人生无常,所以最终也不知道你会何去何从。
愿你即使面对人生丑恶,也依然能找到自我;愿你面对人情冷暖,也能悲喜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