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望江楼公园小记
成都市望江楼公园,位于锦江南岸,被一片茂林修竹围绕,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朝著名女诗人薛涛陆续建成的。
薛涛一生爱竹,常以“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来激励自己,故望江楼公园胜似竹林展,各品种的竹子穿插在园内各亭台轩榭之间,或葱郁修长,或茁壮遒劲,或婀娜俊秀,成为国内最大的竹类公园。徜徉在园林里,一边欣赏萧萧竹林,一边寻找着薛涛劲直的诗魂。
仲春初始,桃花正舒红,从公园北边进入正园,竹林遮天蔽日,走过一条石子小径,从枇杷门巷穿过,一步步寻找着唐风遗韵,开启凭吊着这位故人的漫游。
一座四层的宏丽建筑在盛开的高大的白玉兰旁伫立,朱柱碧瓦,翘角飞檐,白玉兰的花香与楼亭的秀丽一起满足着我的视觉和味觉。此楼正是成都的名片崇丽阁,因坐落于江边,登楼可观如练的锦江蜿蜒东去,后人又为称其 “望江楼”。而望江楼也因薛涛的故事,把历史融进这座城市,浓到化不开。
薛涛,字洪度,因八岁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随口续上父亲的诗而展示出了极高的诗词天分。写一首好字、弹一手好琴,通晓音律、善作诗词,一生起伏却才华横溢。
望江楼东侧的吟诗楼,楼侧堆石作山,云影波光映衬,楼内伫立着薛涛与好友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唱和吟诗的雕塑。可以想象,当年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的“女校书”,与友人在细碎的光阴深处,勇敢地活成自己的太阳,让当世及后人景仰。
流连于园内,沾染着1000年前锦心绣口的诗意,继续寻找直达心灵深处的弦音。五云仙馆离枇杷门巷不远,与浣笺亭、泉香榭相映着与吟诗楼构成一组极其幽雅的园林建筑群。朱漆的格子门窗,馆内展示着薛涛最具有代表性的39首留存诗作,每幅诗作上都有后世名人的点评,于是,把每幅诗作认真拍摄下来,留作日后慢慢学习欣赏。其中一首《柳絮咏》: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让我想象着这位聪慧多情的才女在望江楼里罗衫锦带,一处相思,怀念着为元稹细研烟墨、轻挑蜡芯,两人共吟诗作赋的恩爱日子。无奈情深缘薄,当炉香还暖,绿蚁尚温之时,她却只能面对旧枕空榻,夜夜惆怅。
仔细看来,馆内的每一首诗作,都是当时诗人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1000多年后,她的才艺与技艺被后人传颂,而在当时,仅作为一名多情的正值芳华的女子,爱情,又何尝不是其人生重要的一部分?
我在薛涛走过、坐过、望过、盼过的地方,感受着她痴情的温度,虽然她的梦早已随落红远去,而她留给世人的那绝妙红笺,却不能随时间淡远。
薛涛晚年从炽烈的爱情回到淡然的生活中来,褪去浮华和风光,专注研制制笺技术。在望江楼公园深处,一方石栏环绕着一口石井,井旁立着康熙年间立的碑石,碑上三个白色大字“薛涛井”赫然入眼。
相传当年薛涛就是用这口井里的水,煮烂木芙蓉的皮,然后加入芙蓉花末制成纸张,风干后有松花纹路。
这种精美的小彩笺,被称为“薛涛笺”,后人将其同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右君贴、少陵诗、达摩画、屈子离骚并列,谓之“古今绝艺”。
与其说在公园内欣赏佳景,不如说是在遗迹里感受当年薛涛的点滴生活,在船形的濯锦楼里想象着与元稹那场余生不再见的分别,感叹她在锦江畔写下“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发泄对元稹的思念的诗句。
薛涛的一生做过乐妓,当过女校书,不管一生的坎坷遭遇如何,其性情均如竹一样高洁,内心的富有让一生自带光芒,并为后人留下宝贵财富。
在薛涛纪念馆门前,一座2余米高的白色雕像静偎在翠竹旁。芳魂已去,来者多思。她的诗情、才情感染着我,拙诗初成,用来追悼这位在时光里依然鲜活的女诗人吧:
幽篁如海念先人,几百遗文显墨痕。
婉婉诗情偎傍水,苍苍义品示冰魂。
红笺漫卷书平仄,硬笔狂填写笑嗔,
洪度相约来蜀地,棹歌悠旷再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