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辛小巴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南方过春节。杭州的除夕下了一天雨。起早去市场买菜,人多,赶紧买几样菜就回家了。除夕夜没有很多人放鞭炮,基本看不到烟花。大年初一晚上去溜达,气温很舒服,毛衣加大衣就可以了。不像东北那样冻手冻耳朵。
火车司机文成第一次在上海过年,没有回河南老家。“反正也有工作要做”,就留在上海了。今年,许多快递第一次提出“过年不打烊”,无形中帮助这些外来留沪的职工们稳下了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生活的稳定。如果去老家不远的郑州开铺子,节假日回去也方便。他怀念每当过年,铺满一桌的菜,特别是胡辣汤。
今年是明阳从杭州来到贵州教书的第十一个年,这是他第一次留在黔西县过年。虽然一个人在异地过年,却感到“复姓百家,人走茶不凉”,村里的干部、学生和家长都在邀请他去吃饭过节。他在社区中心进行志愿服务,陪孩子们一起做手工、玩游戏、辅导作业,部分孩子的父母今年也不能回家,”我们互相陪伴“。
王想是来自宁夏银川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2020年夏天分配到了白水县交警局工作。“不能回家过年,那就安心坚守岗位,让其他同事放心在家过年”。这大半年,他见证了交警队友的艰辛奋战。虽然是第一年不能回家和父母过年,除了同事的关心,来自组织的温暖也让他十分感动。
环卫工人刘华老家在湖南,今年春节留在广州。大年初一的清晨,城市一片安宁。天气有点冷,路上没有行人。昏黄的路灯下,扫帚与水泥路面摩擦发出的“唰唰”声在街道上传开了,我们开始清扫除夕夜留下的垃圾。新的一年,刘华她们或许是最早上岗的人们,在扫帚与水泥路面摩擦发出的“唰唰”声下,开始清扫街道上的除夕垃圾。“即便过节,也总要有人在岗。“ 在异地过年,比刘华想象中更温暖。有单位领导、同事们关照,环卫所和工会发放了慰问金、慰问品,就连邻居得知她一个人就地过年,也给她送了菜。
“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你也在异地过年吗?
注:以上名字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