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
推荐理由:
烛光营造出浪漫的氛围,蓝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浪漫的回忆。难忘的学生时代啊!
我的中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乡下初中,频繁停电,我们的晚自修,经常要在烛光中度过。
记忆里那时候的我们,不会有如今孩子们自习时遇见停电就像中大奖般的狂喜乱舞,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不惊不怪,默默地从抽屉里拿出蜡烛,在桌前点上一支,再继续学习就好了。
当然,女孩子们特别细心,一定要看看后桌点的蜡烛位置合适不,否则自己一不小心,就会被烛火燎着了头发。
那时候,教室里人手一只蜡烛,远远望去,一片温暖静寂,人人埋首苦读,如今想来是不是最令人感动的风景?
那时候,陪我们自习的,最有印象的是一位年轻女老师。头发黄黄的,带点卷,我一直坚信这发型是天生的。脸儿圆圆,白里透红,下巴右侧有一颗痣,笑起来总是那么活泼可爱。
我严重怀疑这位老师跟我们非同族,这么有异族之美,况且人家姓蓝(多么少见的姓氏)!况且人家教物理(多么难学的一门课)!多美的老师!多优秀!
我常常在下面写着作业,冥思苦想而不得,痛苦得不知所措,我就瞟一眼坐讲台的老师。有时蓝老师安静地改改作业,那种专注非我所能想象。烛光下,蓝老师伏案工作的身影,对我们而言,那般柔和,那般神圣,那般美好。这时,我们自会深深地低头,投入到自己的作业中去。
有时,蓝老师做完了工作,就看着我们学习,眼神里带着慈爱。等我们作业也完成了,看老师心情不错,忽然想起有人说,蓝老师找的对象是学校一位老教师的儿子,也很好,老师这么开心,想必是恋爱很开心吧?我们不敢撺掇老师讲恋爱,但是叫老师唱唱歌、讲讲故事,未尝不可吧?
老师果然跟别的老师不一样,经不起我们的软磨硬泡,于是就唱歌给我们听。唱什么呢?不大爱流行歌曲的我,想不起名字,只知道是一曲港台歌曲吧。老师是任性的,我虽然对这些歌曲不敏感,但有几句唱走了调,印象是那么深刻。可是,因着这烛光,那些都好像不大真实,除了我隐约感到唱得不好千万不要当着众人(何况是一群学生)唱外,那些当然只有美好。
蓝老师当然有理工科老师特质,比如讲恐怖的探案故事。一个个可疑人物,一件件迷惑事件,一层层铺垫,把我们一步步带入故事的高潮。蓝老师稳坐讲台,娓娓道来;我们在台下听着,望着老师,生怕错过一个字。老师的讲述,有万千魔力,把我们深深吸引,让我们仿佛脱离了这荒僻的乡下中学,遨游在了另一方天地,那里有什么?故事里的人物有个性,都生活在什么地方,……等故事结束,我们恍然大悟,如梦方醒,只见蓝老师正在烛光里朝我们微笑。
时光倏忽而逝,我们的乡村中学早已停办,物是人非,不堪回首。可是,我也很奇怪,尽管经过了将近三十年,蓝老师也只教了我们一年,但对蓝老师的记忆却是那么清晰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