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的旅行是这个时代的话题,因为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去远方的心。旅行是计划之内的事,但是在计划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超额完成,也许那一部分就属于说走就走。2016年没能说走就走,但在旅行这件事上,是完成了一个小目标。
1、 只有慢一点才叫旅行
其实,生活在水乡对古镇并不陌生。逛过的古镇大同小异,但是我必须承认乌镇是让我感到惊艳。乌镇有她古色古乡的一面,也有很现代化的一面。在信息化的时代,她做到了与时俱进。可能是因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坐落于此,景区内全覆盖的WiFi。我之所以郑重地说出来,因为这不是一个噱头,是在假期人山人海的前提下,你依然可以良好地使用无线网络。还有就是位于景区中的志愿者服务中心,在当下,手机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必需品。当手机电池变为红色的时候,焦虑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在这里你可以充电喝茶休息,当然是免费的。乌镇让人向往是声名在外,真正俘虏人心的是贴近时代人群的服务。
作为一次美好的旅行体验,除了她懂得“对症下药”,还有她很有味到。众所周知,乌镇景区有东栅和西栅,青石板的小巷,拱桥以及亭台楼阁……在人山人海里来不及仔细欣赏,剩下的只有对美食的念想。
乌镇之大不是一时半刻可以逛完的,所以有人多的地方必然就有僻静的地方。傍晚时分,逛到西栅的一个角落,具体的方位我说不上来。但是如果再一次去乌镇旅行一定要住那家紫藤萝青年旅社,一排古色故乡的房子前有一道水流,水流的另一边是一排茂密的紫藤萝长廊,紫藤萝架下,三三两两休息的游客。对面是曾经的缫丝厂。缫丝厂空旷地放置了一些缫丝的机器,向游客展示当年工作的场景。不知道进了几道院子,来到缫丝厂的后院。又是一道河流和一座废弃的庙宇。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叫它庙宇,总之就建在河上的拱桥中央。进去观摩了一圈,虽然早没有香火的痕迹,仍然拜了下。我觉得我没有X虔诚,所以我没记得那是什么佛或者供的是其他,也许是我不认识的。虔诚是一种态度,心无杂念,活在当下,认真对待每件事。
出来,我们在桥坡上坐下,坡度很大,抬头就可以看见前面缫丝厂院落的青色的屋顶,和着即将到来的暮色,有点繁华不再的凄凉。X说,这些房子看起来有点恐怖。大概是人迹罕至,所以和几进院落之外灯火,人影,吆喝的世界截然不同。不过,大概是因为外面太过喧闹,我觉得乌镇有这样的地方真好,可以不用只能跟着人群走,可以坐下来看看古镇古朴安静的样子。
2、名冠千古的中部小城
景德镇之行着实有点难忘。第一次坐12个小时的K字头的火车,然后在凌晨将近4点的时候摇摇晃晃的抵达景德镇。本来是打算在到站后,就去车站附近的KFC等待天亮。可是到达景德镇出站迎接我们只有黑漆漆的街道,国际性的快餐店在这里没了影。街对面闪烁的住宿的电子牌,以及长长的一排出租车,这点好像和任何一个城市无异。
在手机上搜索了一下最近的一家KFC,然后徒步过去。我和Y两个人,循着昏黄的灯光,走在陌生的街头,相互说着一些话,来掩饰心里的紧张。从黑夜到薄暮再到清晨,景德镇的一天开始了。
景德镇是不算繁华的中部城市,但是却名冠千古。只因为这里盛产瓷器,古代是官窑的所在地。所以来景德镇,无疑是参观瓷窑。在这个人人都谈匠心的时代,真正的能工巧匠,都是脚踏实地的造物者。
瓷器,从日常生活到欣赏把玩,无一不是其价值的体现。爱物之切,还物之本源,在景德镇你可以找到瓷器的前世和今生。从世俗到艺术,每一件瓷器都有自己的位置。
在景德镇短暂的时光,除了瓷器和廉价的连锁酒店,食物是最难觅踪影的。因为景德镇的街头巷尾都是瓷器店,从一家到另一家,无休无止,好像每一个景德镇人都会制瓷做陶的手艺。
瓷是景德镇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