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一样,父亲如约来城里小住几天。
每次来,都少不了带他的钓鱼竿。于是,我们得想办法带着他,在城市周边找各处鱼塘,投其所好陪着他玩,希望有一天他能喜欢更久的待在城里面。当然,除了鱼塘,幸好还有沙河、府南河,在我们上班时,还可以极大的满足他的爱好,有时他带上一个面包,守着府南河就是一整天,这让母亲无法理解。
在城里或是乡下,凡有水的地方,父亲路过都得过去驻足半天,盯着水面,判断里面是不是有鱼或者有大鱼。鱼才是他生命里最不可缺的小伙伴。
小时候父亲打鱼就是一把好手,那时候老家周边的河滩多,无论水深水浅都一样的清澈流淌,大人们普遍用渔网打鱼。夏日的午后放学,我常常提着桶子,屁颠颠跟在提着渔网的父亲后面。父亲左手提网,右手捋线,来回晃荡几下,突然使劲往上前方一甩,一把网子就撒下去,成一个圆圆的碗状,扣进河滩里,像穿长摆裙的女孩使劲转圈坐下来后裙摆的样子,好看极了。等渔网在河底落定后,父亲两手交替着收线,并仔细打量每次拉动时刚出水线的渔网,如果那个位置抖动得厉害,说明下面网兜里一定有大鱼,如果没什么动静,可能就是空网,或者一些小虾米。露出水线的网子上经常会有一些只比网眼大一点点的小鱼,想逃又逃不出去,卡在网眼里被提起来。
如果遇到夏日连夜暴雨,那第二天就热闹了,因为涨水了更好网鱼,父辈们邀约着都到河滩撒网去。要是再遇到上游鱼塘被雨水漫灌,鱼儿们都越狱了,那下游这些河滩就更热闹了,有时候各家的妈妈婶婶们都来看好戏,河滩热闹得跟过节一样,看看哪家能网上来鱼塘越狱的大鱼。运气好的话,网上来三五条三四斤重的大鲤鱼或者大草鱼,全家都得高兴好几天。
等我上了高中、大学,走出老家,那些清澈的河滩都日渐污染、缩小、消失。如今,再也没有人去撒网了,再也没有一群小孩在河滩里围绕着撒网的父亲们踩水撒野了。父亲老了,闲暇之余只有带着钓鱼竿到很远的水库去钓鱼。我在成都定居后,家里除了母亲,还有一只八岁的猫咪,一直陪在他们身边。这只猫咪落到福地里,每天吃着父亲钓的鱼,长得圆滚滚的,过着神仙般悠闲的日子。
每次陪着父亲钓鱼,都能让我很安静的回想起在烈日下晒的黝黑的那个小女孩,和在河滩上看着鱼儿落网的那种喜悦的心情。虽已流年,青春不再,所幸那个爱折腾鱼的老父亲还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