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之所以读起来晦涩,那是因为脱离了我们的阅读舒适区。
我们经常阅读一些很容易理解的书,我们以为自己读了很多书,实际上认知并没有得到提升,当我们脱离阅读舒适区,尝试去读一些难懂的书的时候,我们同时也把思想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了。
花了一个星期阅读史蒂芬.柯维及梅里尔夫妇共著的《要事第一》,深刻体会了离开阅读舒适区的感觉,像从井底跳出来看到广阔天地的青蛙的感觉。
任何事物都有舒适区。《要事第一》是对时间管理四象限的进一步解读,让我们跳出舒适区,到达另外一个新高度。
时间管理的“四象限”理论,把工作按重要和紧急两种程度,用十字划线,分成四个象限,1.重要紧急的;2.重要不紧急的;3.不重要紧急的;4.不重要不紧急的
处理事情的先后顺序是1>2>3>4
但是我们看到生活中大部分人处理事情的顺序是把1,3至于同等地位,都是紧急的事情。一天到晚像个消防员,到处救火忙得不得了。
这种按事情的紧迫性行事,每天风风火火,忙忙碌碌,自觉非常有成就感,作者称之为“嗜急成瘾”。
但是紧急的事是处理不完,当我们停下来,就会觉得非常空虚,感觉生活毫无价值。因为我们发现,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事情,并不能让我们感觉到生活有意义。
问题的核心是,我们没有将首要事情放在生活的首位!
停下来想一想,你想过怎么样的生活,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三四件事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基于人类的四大基本需求生活、关爱、学习、留下遗产。这四个基本需求其中一个不能满足,我们的生活质量都会降低。而围绕这四个基本需求所确定的目标,就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事情不一定是最紧急的事情,比如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处理跟妈妈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外出旅行等等,当下不处理,也不会立刻产生坏的影响。因此重要事情往往处于时间管理的第二象限。
如何将重要事情放在生活的首位?
1.重新规划我们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把主要精力从处理紧急事情转移到处理重要事情。减少处理第三象限不重要紧急事情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安排在第二象限。
象限1.重要紧急的占比20%-35%;
象限2.重要不紧急的占比65%-80%;
象限3.不重要紧急的占比15%;
象限4.不重要不紧急的占比低于1%。
2.制定计划时首先把重要事情安排在合适位置。
制定周计划、月计划甚至长期计划的时候,把重要事情先安排好,在来加入其它需要处理的事情,这样,重要事情就不至于被紧急事情挤占了位置。
好比广口瓶装石块的事例,先把大块的石头放进去,再加入小石块,接着加入细沙,最后还能灌满水。如果先把细沙跟小石块装满,就没有空间放大石头了。生活中的重要事情就是这些大石头。
3.平衡不同角色,让角色与角色之间协作增效。
处理不同的重要事情我们有不同的角色,角色与角色之间是和的关系,不是或者/或者之间的选择。父亲的角色,同时也是丈夫的角色,还是儿子的角色,带着孩子妻子父母一起外出聚餐或者旅游,三种角色之间就是协作增效。
角色间的协作增效能节省我们处理事情的时间和精力。
4.以原则为中心管理时间。
原则是我们内心的罗盘,指引我们找到真北。制定基于原则的目标,用原则管理时间即用原则处理重要事情。原则关乎我们的价值和使命,比如诚信、良知、正直、积极等。
5.每周最后一天复盘一周计划,检查重要事情的处理情况,对下一周计划做出调整。
当我们能将重要事情放在生活的首位,致力于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我们就能将自己从总是处理紧急事情的深渊中解救出来。我们会感觉到自我的提升,生活越过越舒畅,好事占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