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女人大多都幻想过爱情的种种浪漫,也在情书和约会中树立了最早的爱情观。那时候的我们认为爱情是件最简单的事儿,遇到就不该犹豫,不能被现实、困难所羁绊。
婚姻树立了我们第二次的爱情观
,两情相悦如此简单,两家人的文化融合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种融合却奠定了婚姻生活坚实的基础,掐灭了滋生矛盾的温床。在接纳与融合里,体现了我们保护爱情的能力,适应新生活的能力,也充分展现了情商与智慧在婚姻中的重要性。
孩子的诞生完整了一个家庭,也完整了我们的爱情观。孩子,让我们逐渐褪去内心的青涩,升级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人。孩子,让夫妻从双人爱情的较量中,完美过渡到了去付出、去施爱的统一角色。这个阶段是最好的成长期,因为教育就是身教,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自己缺少的是精神生活,是爱情,是诗和远方;从爱情步入了柴米油盐,又觉得自己缺的是物质,认为贫贱才会百事哀;后有了孩子过上日子,才惊觉外貌、金钱、才华都不是事儿,遇事应对的能力,智慧和胸怀才是硬伤。这部《爱情婚姻三部曲》大家都不陌生,可是雾里看花,几人愿懂?
生活的真相是一个丰富的混合体,美满的爱情只是其中太小的一部分,它既不是全部,更不能成为全部。漫长的婚姻是个不断相爱的过程,世界在变我们也在成长。夫妻双方谁的脚步快了,落下的太远,都会出现问题。
物质可以给精神生活锦上添花,但却不能带来内心的充实。我们常常会在一顿大餐或聚会之后感到失落,因为人群散去后才是属于我们真正的日子。一点虚荣,一些喝彩,那都是借由别人带给你的快乐,一旦失去观众,一切繁华终成落寂。
我们,究竟缺的是什么?
一点偶像剧的罗曼蒂克?还是那被人瞩目点赞的欢乐?爱情吃不饱肚子,物质填不满虚荣,大约只有不灭的热望才能在生活中开出长青的花朵。没灵魂伴侣时,不忘信仰和爱好;结婚生子后,更要学会如何经营生活。
不因步入婚姻就迷恋爱情,不因生子哺育就心无他物,要始终对这个世界好奇,对新鲜事物热情满溢,愿意不断尝试并以此为乐,这才是我们的不老良药,也正是我们真正缺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