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在严格教育管理、提升质量、发挥作用上聚力用劲,将广大党员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明确“发展谁”,坚持政治标准,严把质量关口。党的力量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提高党员质量,必须严把入口、疏通出口。突出政治标准把好入口关,重点看政治素质是否合格、事业追求是否坚定、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群众态度是否认可,考准考实入党申请人入党动机和政治素质,完善公安、政法等部门联审制度,进一步严格标准、程序和纪律,坚决把政治上不合格的人员挡在门外。注重从青年、少数民族、农牧民、产业工人、知识分子等重点领域发展党员,将各方面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探索入党积极分子“政治导师+成长导师” 联系培养制度,做细日常培养联系,建立发展党员政治素质档案,考准发展对象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确保新党员思想上入党。探索建立不合格党员负面清单,督促党支部把好党员监督第一道关,健全提醒谈话、批评教育、限期改正等机制,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围绕“如何育”,突出凝心聚魂,加强党员教育。党的创新理论是我们党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指南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校培训、党员教育必修课,持续深化党员理论武装。结合“三会一课”“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形式,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和党章党规党纪党史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共产党员第一身份,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用好本地红色“富矿”,开发品牌微党课,推动党员教育阵地“迭代升级”,丰富红色教育载体与形式。用好新媒体技术赋能党员教育,构建抖音号、视频号和公众号,拓展服务、宣传功能,推动党员教育经常化、精准化、智慧化。
明确“如何管”,强化系统理念,严格日常管理。加强党员管理是党的组织建设基础工作,也是党的战斗力的保证。结合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完善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办法,统筹制定和细化各领域党员标准,通过党员积分制管理持续加强“四个合格”党员队伍建设。重点聚焦新业态、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优化党群服务站点功能,通过建立企业和商圈党支部、创建党员暖“新”驿站、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活动的方式,引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党员“回家”。针对“流动党员去向不定、管理困难”的问题,强化警社(村)联动,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事项清单,将流动党员及时纳入党组织管理。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严格约束党员网上言行,引导党员在网上主动发声亮剑,坚决与错误网络言行作斗争,切实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突出“干什么”,聚焦发挥作用,搭建实践载体。唯有每个党员这个“小细胞”都能发挥作用,我们党这个“大肌体”才会很有力量。结合“三学三亮三比”争当先锋行动,推动在职党员亮责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员佩戴党员徽章全覆盖,公开村(社区)和商圈共产党员户,探索建立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做到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深化“千名党员当先锋”活动,引领党员积极投身重点项目产业、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一线当先锋、打头阵、挑重担。搭建日常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志愿服务岗等方式,推动党员广泛联系服务群众,牵引资源、服务下沉基层,提升群众幸福感。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发挥“七一勋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乡村振兴好支书等示范作用,凝聚和激发广大党员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