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能让我欣喜的,绝不只十里的桃花,青翠欲滴的鲜草,更有那缭绕满城的烟雨。整整湿了一个三月,没完没了地下,在这座小城里刻画属于它的专有印记。
雨来了,总是很轻很慢。让人不经意便置身于一场萧萧的细雨。春雨总是那么多情,一条街道,一间书店,甚至一棵树,总让一些人,一些事瞬间便涌上心头,久久不能平息。
等闲重遇,衣上他乡雨。盼望着,盼望着。在熬过一个漫长而枯黄的冬天后,春天终于来了,来到屋顶,来到田野,来到花园,敲开每一个人的心门。最是好春光,却又漂泊他乡,漫天纷飞的雨似乎也在替游子伤心着。于街头巷尾,于茶楼饭馆,遇见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本该是多么值得开心的事,偏偏又同是天涯沦落人,只是倍添思念罢了。
晓看春湿处,花重锦官城。在一个清晨,独自撑一把伞,慢慢地走过古老的街道,矮矮的石桥,看那雨融化在水里。寻一颗柳树,在树下站一会儿,一会儿就好;想象千百年前的古人,思念也可以很简单,不说多余的话,不喝浓烈的酒,也不写伤情的诗,就倚着柳树远远地望着,便已足够。
沾衣欲湿杏花雨,真的是。薄薄的花瓣粘上雨水,就像一片透明的纸,紧紧地贴在身上,一块一块的,像一件花纹衬衣。若是春雨刚歇,踩着一地的碎花,如同踩住了春天的影子,站在上面欲得不能,但又确实捏了一把清香在手中,比虚无缥缈来的更加真实。
听雨,自然是要在黄昏了。红烛昏罗帐,细雨歌楼上。闭着眼睛仔细地听,风吹过雨的台阶,一会近,一会远,一会密,一会疏;偶尔风回到死角处,雨便乱作一团,声音七零八散的。说也奇怪,虽然声声入耳,听得久了反而更加自在,更加心静了。再去听,又仿佛连雨声都听不到了。
春雨,总能下起别样的风味,像一滴眼泪,融进每个人的眼睛里,心中埋藏着什么,眼睛便能看到什么。春雨是一份大自然的礼物,春雨也是一面阅读自己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