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人们:
见信好!本周的一封信有些姗姗来迟,近期各种流感病毒又活跃起来,任老师也没有幸免,但好在用药过后身体已经好转,明天可以正常给孩子们上课啦!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周孩子们又有哪些精彩故事吧!
周二是我们的研学之旅,这次的旅程虽然从通知到出发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但前期学校负责的老师就已经在踩点调研,争取让孩子们的一天能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我们本次研学的地点是在浅井,来到这个村落,第一个吸引到我们的地方便是一口古井,也是浅井的由来,一班的李老师是在浅井长大的,所以邀请她给孩子们讲解了浅井的由来,在李老师很小的时候,有一年特别干旱,别的井都干了,只有这口井还有水,方圆附近的村民都是依靠这口井生存了下来。孩子们对着这口井也有了更深的疑问,为什么别的井都干了而这口井却有水呢?于是对于这口井,这个村子,孩子们更加好奇起来。
在井口附近的一户人家门口,长满了藤蔓,于是让孩子留心观察,藤蔓是怎样往上长的?它和普通的植物有何不同?孩子们说都是沿着墙往上长,紧紧地扒住墙壁往上生长……将来我们要学的叶圣陶先生的课文《爬山虎的脚》就这样提前带到了孩子们面前。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第一个目的地——英雄宋聘三的故居,宋聘三故居于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孩子们感受到了革命烈士为国牺牲的精神品质,了解了年少时期的宋聘三勤奋好学,为了寻求救国真理,远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回来在孩子们的研学之旅习作中写道:我也要向革命烈士学习,好好学习知识,长大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室外课堂正是思维构建的重要途径,也是书本知识和生活打通的重要时刻。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席家钧瓷,在这里我们体验了三个项目:拉坯儿、捏泥、手绘瓷器,每一个项目孩子们都很投入,他们的专注和热爱都洋溢在一张张笑脸上。离开时孩子们个个意犹未尽,真希望这样的活动多一些啊!
这次旅行我们有两个重要的目的地,孩子们在这两个地方都收获颇多,但是沿途的风景带给孩子们的感触更是一种意外之美,见到了门墩儿、门坎儿,用石头盖的房子,知名的花儿有了同伴的分享充满了乐趣,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也被我们发现、认识、留下印记,只希望孩子们永远保有这份童真和发现美的眼睛。和孩子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