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时候感觉孩子真的长大了呢?
这次疫情开学的第三天。
头两天她哭闹很厉害,找各种各样借口拒绝去上学,说“我害怕,我害怕……”
我心想,这个年纪害怕也不能待在家里啊。
就坚定的抱去、背去学校。
第三天早晨,我问她:“要背着吗?”
她竟然说:“不用了妈妈,我走着去,因为我已经适应了,我不害怕了!”
真是惊喜啊。
到了学校门口,我填表,她背着自己的水壶去消毒,自己走进院子里,看着那个小小的背影,第一次不需要妈妈陪,主动走进学校,接受三遍晨检手续,自己走去二楼的教室。
回想去年上学,还需要牵着妈妈的手,送到二楼,每次都是不情愿的去。费尽心思,耗尽心力,跟老师一起探究每一个有可能的琐碎的原因,想各种办法,买一盒小戒指,一包贴纸,让老师当奖品发给小朋友。
我是这样跟老师商量的,单独发给她,太特别了 也不好,全部都发,多给她一个就行。
老师非常配合,我经常听草莓说:老师让我发的!很骄傲。
还说:哪个小朋友坐的不直,手没放膝盖,我就不发给他。哪个小朋友不听话我就不发给他。
回想前两天,哭的撕心裂肺,甚至可以用“惊恐”形容。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一个月前那两件事吓出毛病来了,要不要吃安神的药(燃气报警器响了,楼上水管坏了漏水到我们卫生间洗手台,这两件事,草莓都表现的惊恐。之后去超市,听到他们拉闸关门,她也惊恐,害怕又大又响的声音,害怕把我们关里面。去吃饭,后厨叮叮当当刷碗的声音也害怕,没吃完就拉着走――担心人家下班,把我们关在里面出不去。这个,还是要好好疏导一番。)
看着她坚定的背影,独自一人往学校走去,一瞬间,我忆起无数个画面,那个害怕的需要牵妈妈手的小女孩,此刻长大了,不需要牵妈妈的手,能够自己去学校了!
感动,感恩,此刻,你长大了,勇敢的脱离妈妈的怀抱,拉开自己闯世界的序幕了!
开始接到老师不断的反馈,爱说话了,领舞了,给我们唱歌了……
她自己回来也讲很多校园的事,跟王子说了多少话,跟于佳霖说了多少话,跟牛一言说了多少话,某个同学穿了漂亮汉服她也想要,被大喇叭广播名字成为国旗下的好宝宝,四种唱法唱《少年》……
我从之前的无力感,到现在的放心,总结在这其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做对了哪些事:
1,孩子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们无法掌控,也不要试图掌控。
2,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予爱的营养。林文采老师总结,至少5种心理营养要补足。
我自我感觉在这五个方面做的都很不错。
(1)无条件接纳
(2)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3)安全感
情绪稳定的妈妈,和谐的夫妻关系(单亲家庭里,你跟孩子对另一半的描述,是赞美,还是贬损,代表着夫妻关系。)
(4)肯定,赞美,认同。
(5)学习,认知,模范。
3,种种子,等花开。
我的公众号起名“绿水的心灵花园”,就是取种种子之意。内有多篇文章记录种下心灵的种子。
4,不迁怒。
不把上班的情绪带回家,不把来自家人的情绪带给孩子。
有压力自己消化,不迁怒于孩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认真研习非暴力沟通有助于实现这一点。
5,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的收入勉强够生活,我们没有钱去真正的远方。但是我们内心有诗。
(1)爱阅读,买书的钱是怎么也要省下来的。从姐姐小时候就开始储备绘本,随着草莓出生,渐长,我开始认真研读心理学,也开始增添绘本,让书籍成为孩子生命的底色,生活必需品。
(2)周末首选带娃地点――图书馆,去拜孔子,去选书,阅读,参加讲座。去熏陶。
(3)生活中的诗意无处不在。
春夏赏花,与蝴蝶蜜蜂对话,寻找瘦腿先生(蜘蛛);
寻找蒲公英,种下明年的种子,许下明年相约的愿望;
寻找西瓜虫,用小树枝拨动它就卷成西瓜;
看小蚂蚁搬家,挖洞造窝,把洞里的小土块一块一块往外搬;
看蜗牛在地上爬,留下一条湿湿的线:
(4)无处不在的自创歌曲。
“草莓和妈妈去干嘛?我们去超市呀去超市,去超市买什么?要买玩具和水果……”“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妈妈和草莓出门去,我们要去干什么?去上幼儿园呀,去上幼儿园。”
还有为幼儿园表演准备的曲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们一起练习;
(5)有意识的诗词、成语熏陶。
我中专时爱唐诗宋词,没背下多少,但是那个熏陶是在的,现在都派上了用场,早晨上学决定穿多少衣服时,草莓问:妈妈,我感觉好冷,要多穿点。我说“这叫高处不胜寒,下去就不冷了。”
看着蝴蝶“这就是翩翩起舞。”有意识的教孩子成语,诗词。
(6)看地球仪讲地理,历史,特产,文化,旅游美景,设想将来真的去到的样子,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以及启蒙世界观。
(7)买了情绪挂图,玩情绪猜猜猜,情绪造句,表演,模仿动画片片段等等。
(8)随时随地的二级反馈,由衷的赞赏。每次看见她,内心无比欢喜,充满爱的眼神,爱的喜悦,爱的语言。
(9)因为学习心理学,懂得孩子发育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因此未雨绸缪,不会手忙脚乱,不会慌张。terrible2我没感觉,3岁的叛逆我也没感觉,不是孩子没有这个时期,而是我理解她行为背后的原因,精神成长的需要,我不跟孩子拧巴,我帮助他完成敏感期。
(10)平等的心态,从出生那一刻,我就已经开始了平等心态。生活上照顾她,我是妈妈,精神灵性层面,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是同伴――共同相伴成长。
玩游戏的时候我会叫她妈妈,会把自己变成和她差不多的孩子,投入其中去玩,听她指挥,被她安排。
……
自夸起来没个完,好吧,就写这些吧。
其实,我的简书和公众号记录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日常,感兴趣的宝宝可以自己去翻一翻。
给足心理营养,助力宝宝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