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有酸菜炖血肠,西南有纳西糯米血肠。我们老家凌云呢?也有一款令人垂涎欲滴的血肠,那就是凌云的龙凤肠。
龙凤肠,是血肠的一种,我们当地也叫它“龙泵”。
“龙泵”得名于它的制作过程。当把猪大肠或猪小肠洗净掏空,灌满作料,整条肠子就像泵带一样鼓胀起来。煮的时候,弯曲翻滚,又像一条小粉龙,因而得名。
在凌云,汉族同胞和壮族同胞做龙凤肠,加工方法是不一样的。凌云的龙凤肠因此有了两种风味——“血龙泵”和“米龙泵”。
汉族同胞习惯用猪肉、猪血、野艾菜,加上一点煮熟晒干的五色糯米饭,用自己喜欢的佐料调制好,再灌大肠,这种叫“血龙泵”。
“血龙泵”做法比较简单,因外皮是猪大肠做的,一般不会涨破。灌好的血龙泵,先上笼蒸熟了,然后再放入五分热的油锅里慢火炸,待到外皮金黄,即可起锅。
“血龙泵”就一个味——浓烈丰盈。
刚起锅的血龙泵,外皮酥脆,内里软糯,既有猪肉的甜腻,又有野艾的清香。一口咬下,先是艾叶一股淡淡的香,接着浅浅的苦,然后渐渐回甜,最后满口丰富浓烈的滋味。基本用不上点蘸了。
壮族同胞则习惯用猪血,米浆,山姜汁,加上佐料调制好,灌制猪小肠,这种叫“米龙泵”。
“米龙泵”则是另一个味——清甜滑脆。
我就非常喜欢我妈妈做的“米龙泵”,它是那么清淡脆口,甜中带酸,咸中带麻,滑爽润口,味道敦厚。此时配上一碗酸甜适中的柠檬点蘸,那就绝了。
“米龙泵” 如何才能做得脆口滑爽,肠体又不被煮裂,那就看各家大厨的本事咯
我妈做米龙泵,那叫讲究。
首先,她选择的猪小肠子,必是头天和宰猪的师傅约好的。
刚宰好的猪,取下小肠子,温水先冲肠内壁,三次,不能多。一冲肠里积物,揉一揉,二冲干净,再把小肠里外翻出,抓了把细盐,撒在肠子上,再揉一揉,三冲干净,带回家。
到家后,妈妈取一洗菜盆子,接半盆水,往水里放一点食用明矾或一点醋(秘诀哦)。放多少?不知道,至今也没告诉我。
肠子放入盆中泡水,两柱香左右的功夫,取出过好清水,再把肠子翻回到原状,备用。
接下来,见证关键时刻到了。到底是张三龙泵还是李四龙泵,就看妈大厨调制的灌肠佐料啦。
每次儿子吃我做的米龙泵,总说:“妈妈,你又没把外婆的黑暗料理搞到手呀。”,言下之意是我做得没外婆做的好吃。没达到外婆的味道。
可是他哪里知道,每次跟老人家一起做米龙泵,这关键时刻我都是睁大双眼不敢眨的。
其实也没什么呀,猪血米浆山姜汁,食盐胡椒放点油,白糖酱油加点醋,花椒葱花撒上头。——我没看漏啊 ?!
为什么就是做不出妈妈的味道呢?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等调好灌肠的佐料,接下来就开始灌肠了。
先扎好一头肠子,找个漏斗,插入另一头肠中,左手指捏紧,右手拿勺子,取灌料倒入漏斗中,将肠灌满大半。这时,一条如龙翻滚的“米龙泵”,就在眼前。
接着,将整条灌好的“米龙泵”浸入冷水锅里,冷水要没过“龙泵”。把锅架在灶上,用柴火,慢火煮开。
为什么用冷水煮?为什么要用柴火烧?哈哈,这您就不知道了。
用冷水煮“龙泵”, “龙泵”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加热,里面的米浆和猪血才能彻底煮熟。如果您用热水来煮,或者是急火煮开,绝对会煮出个夹生龙泵。而烧柴火则是因为方便控制火候啊。
煮到半熟,“龙泵”会浮起,这是因为肠内有气,别急,拿一牙签扎几孔,放放气,翻过来再继续煮。
当“龙泵”胀到一定程度时,要把握住时机,掌握好火候,又再扎几孔。此时千万别慢,慢了肠子就会胀破,搞成一锅龙泵糊粥咯。
待“米龙泵”煮熟,取出晾晾,切片装盘,调好蘸料,撒上香芹,一盘独一无二的美味“米龙泵”就上桌了。绝对是妈妈的味道!
煮“龙泵”的过程,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如果有了急躁情绪,忽略了哪个步骤,龙泵就会破相,口感也就差了很多。
所以,制作龙泵,也是考量制作者是否有沉静的心灵,沉得住气的耐性。
据说,在民间,工艺师傅想要传衣钵给徒弟时,都要通过煮“龙泵”来考核,看看这个徒儿值不值得教。
这时候煮龙泵,考量的,不仅是一个人沉稳的个性,还考量你是否有沉静的心灵。
能把龙泵煮好,说明你品性纯良专注,可以钻研细致的工艺技术了。
当然,这是题外话啦。
妈妈煮龙泵,九有一破;我煮龙泵,九有一成,性情使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