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没写过文章,前年冬天又拾起年少时的写作梦想,内心蛮激动的。
起初,学习的是基础写作,写文章还是挺轻松的。后来,慢慢的接触了更多的写作类型,发现想写出一篇有思想并能让他人受益的文章并不容易。
随着对自己要求的提高,写作在我心里成为一件郑重而又神圣的事。心理上的畏惧,让我对写文章变得没有自信。想要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出来,对我来说成了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
正处于不知道该怎么建立写作信心的时刻,我遇到了夏末老师的领读训练。抱着重建自信的目的,我加入了写作营并暗暗下决心要坚持。
加入训练营后,第一个改变是对写作方法观念上的转变。之前需要郑重以待的写作,在夏末老师的拆解训练里变成了一件轻松的事。
面对领读稿的写作,老师没给我们一股脑儿讲很多方法和注意事项,而是把它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让我们分步骤,一点点去完成它。
每天完成作业后,都会有专业的老师进行细致的点评。这样我们就知道自己完成的好的地方在哪里,欠缺的地方又在哪里。明白了写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也就领悟了领读稿写作的方法。
面对令人畏难的写作任务时,可以把稿件的完成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去进行。找主题点、确定A1+A2部分,找素材、查作者背景中支撑大主题的亮点……就这样,21天,5篇领读稿,我竟然较轻松的地完成了。
于是,我学会了让写文章变得轻松的办法--把一篇文章分成若干小步骤去完成。
第二个转变是心态上的转变。
写作是需要认真对待,我们需要尊重自己笔下的每一个字,但不能因为这份尊重就把“写作”放到神龛里供奉起来。说到底,写作无非是一种思想的呈现,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和权利,只要不是传递负能量,写就完了,不需要那么多的考虑。
始终记得我们的点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想要成为一名作家,从写下第一个字开始”。写作并不难,愿意下笔就OK。
第三个转变,发现自己变得自信了。
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总是有亮点被肯定,自己的作业也好几次被评为优秀作业,这对我是极大的鼓舞,我意识到,原来我的文章写的并不差,只要坚持去写作,我还可以写的更好。
有人说:“写作是思想和灵魂的绽放”,在夏末领读写作训练营里,写作是集体创作的思想与灵魂的碰撞。在这里,我看到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孤独的写作路上,始终在坚持。而这每天的坚持带来的不只是写作技能的提升,而是心态的良性转变。
21天的写作训练,我重新认识了写作,重新认识了自己,还收获了一群写作路上相伴的小伙伴。我每天只是进步了一点点,但坚持带来了大改变。这是我在夏末领读稿写作营得到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