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A老师:
你碰到的是什么缘,你就了什么缘。你把你遇到的婚姻卡点、冲突、对立,让彼此不舒服的地方,一点一点地去修,这就是在了缘。我们不需要去了所有的缘,把你所遇上的缘分修炼好,让彼此的关系越来越和谐,越来越舒服,这个时候就是在了缘。
离婚,它不同于我们买东西的退换货,我买到一个东西,退了就退了,换了就换了,可能没有太多的顾虑。但是我们人是不一样的,我们一旦结婚,对方就会进入到你的家庭系统中,就算离了婚,他还是你的前夫,她还是你的前妻,他(她)还与你有很多的连接,特别是有了孩子,彼此会有更多的连接。所以我们人不是退换货这么简单。
当遇到了婚姻的一个卡点,我自己的选择是从这个角度成长和觉醒自己,而不是简单地羡慕别人的婚姻状态。我不去羡慕人家的伴侣对她有多体贴的那种相,而是想我如何能够圆满我自己,如何在我的婚姻当中修出那个相来,去创造我想要的东西,这是我目前的认知。我相信夫妻,包括一个家族里的人,都是有很深的缘分才能走到一块的,而且通过自己的改变,你是可以影响到另外一个人的。
有一个日本的钟摆实验,是几十个钟摆放在一起,刚开始它们摆动的频率是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啪啪啪啪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可能经过一天之后,科学家们再去看,它们的频率就一样了。在物质的层面上,它们的频率是会相互影响的,最后神奇的达到了一致。
我想人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果时间拉得足够长,佛陀说我们所有人最终都会回家,我们所有的灵魂最后都要觉醒。如果暂时还不能同频,那就需要调频,调频是高频影响低频,我们谁是高频的人,谁就先来上课,先来成长,然后影响带动对方,最终让婚姻走向一个圆满的境界。
当然也不要对此抱有很强的期待心,我做了,他今天怎么还没变,他明天怎么还没变,这种强烈的期待其实是拿自己的改变来控制对方,还是有控制的心。所以把这个信念拿掉,自己只管去慢慢地做。
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案例,这个案例是真实的,这对夫妻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之前在检察院工作,我的朋友也是在检察院工作,他长得英俊潇洒,而且很能干。在检察院工作了一段时间,调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当局长,后来从县局又调到市局。可以看出这位朋友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比较优秀的,而他的老婆是什么样的呢?长得丑,脾气燥,童年很不幸福,父母离婚,她内在很匮乏。他们两个怎么就走到一起了呢?男生的家庭条件差,所以只能跟对物质要求比较少的女生结婚,这样他们俩就组成了一个婚姻。
按男方的条件,他是可以轻松把老婆换掉的。在国家机关工作的男人是很抢手的,不要说像这样年轻帅气的,我们单位里看门老头的伴侣去世了没多久,就有很多人上门,甚至有老太太主动自荐的。
但是他有一个信念:我既然结了婚,就会把婚姻过下去,就会把它过好。所以就会看到他们两个人的相处模式很奇怪:女的发脾气,男的陪笑脸;女的做一点好事,男的就不断地夸;女方的爸爸生病了,这个男的背起他就往医院跑;女方的弟弟问他姐要钱,男的说弟弟的事情要支持。你说人家的老公怎么就这么好呢?
我不知道他们前世是什么样的缘分,但是在这个婚姻里,丈夫明显是一种迁就、妥协、照顾,他会经常对妻子说好听的话。他们俩二十多年的婚姻,刚开始也有磕磕绊绊,他们俩吵了架,我去做和解,慢慢地男的在改变,女的也想:男的对自己这么好,自己有啥呢?她就对婆婆、公公、其他家里人特别好,彼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本来看着不搭的一段婚姻,一般都觉得肯定是要离的,但现在彼此的关系非常的和谐。丈夫在世俗的婚姻里,可能牺牲了自己,没有换一个年轻的、漂亮的、有共同语言的伴侣,但他修出了慈悲、包容、随机应变等等,也滋润了妻子。跟大家分享这个案例,是想说婚姻能否过下去,其实是自己的一个选择。
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消防员》,讲述的是一段快要离婚的婚姻,妻子坚决要离婚,而丈夫的父母是宗教徒,他受父母的影响,不想离婚;他就去经营这段婚姻,最后这段婚姻起死回生。
我想说的是,我们人各有不同,问题也各有不同,但我们的需求是一样的。都说幸福的婚姻是一样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但是在刘老师看来,不幸其实也有共同的根源。对方他要的是什么?就是爱,就是成就感,就是被对方所看重。我们如果带着爱去解决问题,当他的需求满足了,他自己就会改变原来的样子。可能再往下一个阶段,彼此都会变化。而谁是最先付出爱的,谁就是这个婚姻里面的经营者,而不是消费者。当你要求对方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你就是消费者,你在消费他,你希望他来满足你的要求。当婚姻里面出现了一个经营者,愿意像我的局长朋友那样做的时候,婚姻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
我对婚姻的态度就是如果考题太难了,我怎么都完成不了,那就换一张简单点的考卷也可以。但是我们选择不离婚,就把它当成一种人生的修炼和成长,在婚姻里成长自己、圆满自己,也圆满对方、滋润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