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经典之作。自1989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多次。历经20年,书中的理念仍旧是历久弥新。我只实践了其中的两个观点,就觉得受用匪浅。
一是以始为终。
我以为这是之后层出不穷的目标理念的始祖。“结果导向”、“做事情要目标先行”等,许多书都强调过目标的重要性。彼得.格鲁克提出的目标要具体、可执行、可评价、有相关性、有时限的smart原则应用最为广泛。
我按照以始为终的原则每年制定自己的年度目标,在制定执行计划时总是要看看自己的目标是否符合这几条。
我今年的年度目标是:获得身体的轻盈和心灵的丰腴。简单地说就是瘦身和学习。
关于学习我的目标明确而简单:在今年能够通过写作获得收入。
我的计划如下:
1、报名参加写作训练营,学习头条号写作和发表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制定关于写作的主题阅读清单和写作计划,增加内容输入。
3、每天坚持输出300字的反思日记、学习总结或者文字感悟。
过了大半年,我的计划已经执行了一大半:参加了训练营,坚持每天写作,主题读书也进行了一半。虽然还没有发表文章或者有收益,但是自我感觉在写作和沟通方面进步很快。
二是要事第一。
这一条我之前其实并没有领悟。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对我极为触动。单位安排了很多不必要的视频学习,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获取学分。这项工作费时费力,完全没有产出结果——没有人会去看枯燥的视频,完全是花时间凑学分。大家对此的做法分为三层:第一个层次是像我这样的:每天勤勤恳恳地打开视频赚学分,预计完成要三个月。第二个层次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不同的电脑上同时播放,预计一周完成学分。第三层次就是神人了。他们找出播放软件的漏洞,视频只要点开就自动算成学分,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学分。
什么是要事?对第三层次的人来说,找漏洞,做程序就是大事,要先去做。虽然前期花费了一点时间可是却争取了大量时间,将不重要的工作很快完成,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做其它的重要的事情。
这是我第三次阅读这本书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