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给陕西某客户做内部培训,碰巧撞上了他们公司一大活动——50公里徒步,“盛情难却”,只好参加。印象中上一次徒步是大学军训的拉练,从头一天晚上8点徒步到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整个人累垮了,所以听说要徒步50公里,当时觉得很难,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当然最后的结果出乎了我的意料——顺利到达终点,而且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脚上没有磨出泡,也没有觉得累得不行,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最近2个多月来每周坚持3-5次跑步。
活动开始时,我注意到有很多很年轻女生(她们当中有不少实习生),我当时觉得她们肯定走不动,为她们担忧甚于自己,这时,我发现队长非常人性化,他以两人一组的方式管理——指定一名男生帮助一名女生,并且强调到达终点后由女生对男生的“服务态度”、“服务能力”等进行打分,换言之对男生的“绩效”进行考核,很自然地,在整个徒步过程中,我看到绝大多数男生都能很好的照顾到自己的帮扶对象,除了极少数“自身难保”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发现,女生反而会过去照顾男生。还有一些组织,两人都很积极、努力,有个女孩子后三分之一路程时,一直和我在一个梯队,我看她非常累的样子,问她为什么这么累了,也不歇一歇,她说,那样会觉得对不起帮扶她的男生(当然这个男生也在第一梯队)。
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都告诉我们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但是长大后,常常发现发现他人不会主动来帮助你,而你也未必就会很乐于帮助他人。在社会上,当老人跌倒时,扶还是不扶绝就成哈姆雷特式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在企业里,员工间的相互帮助也常常只是一个“要求”、“规定”,流于形式,甚至有多员工以“忙”、“没时间”、“不知道”为借口、搪塞,从来不曾帮助过他的同事(新同事或者同级别的同事)。
很早以前,老山姆在沃尔玛内部提出有一条规则——当你的同事要求你帮助他时,你必须积极作出回应,停下手中的活,给他提供帮助,这个规定在很多国家执行得很好,成了沃尔玛的特色文化之一,而到了中国后,基本上变了样子,要么因为各种理由,没有得到执行,而有些企业则变成了大家都把同事的帮助变成了“勘误”——自己马虎做事,然后让同事“擦屁股”。但是,在我看来,不管怎么样,企业里塑造一种同事间互帮互助的文化氛围,非常重要。
我们常讲企业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本质就是以人的需求为本,在企业里,人的需求无非就是收入、成长、组织氛围。同事间互帮互助是打造良好组织氛围的基础。最近小米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飞了起来”,受人瞩目,在我看来,小米的内部管理模式有很多值得企业学习的地方,如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互联网营销方式、细致地研究客户、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等。但是,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小米内部强调要把别人的事当成第一件事,强调责任感。比如我的代码写完了,一定要别的工程师检查一下,别的工程师再忙,也必须第一时间先检查我的代码,然后再做你自己的事情。
我们讲企业存在的一个原因是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而“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团队的合作,合作,自然需要同事间的相互帮助,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