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老公看了迪士尼电影《魔法满屋》,又是一个与自我接纳有关的故事。
1
在躲避侵略者的逃亡途中,为保护妻儿和其他群众,外公毅然牺牲了自己。悲痛欲绝的外婆想保护襁褓中的三个孩子活下去。
这时突然天降奇迹,大山拔地而起,阻断了侵略者的追踪,魔法屋凭空诞生,成为马利加家族的新家园。一同逃亡的人们也在此安营扎寨,整个镇的人都仰仗马利加家族的魔法而生活着。
不但外婆的一儿两女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魔法。到了第三代,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奇天赋——除了米拉贝。
每个小孩都会在开启魔法的仪式上,接受属于自己的魔法。他们站在一扇魔法之门的跟前,伸手握住门把手,开启魔法之门,从此拥有魔法和自己的独特房间。但是米拉贝伸手去握门把手时,那扇门消失了。外婆担心又失望。
外婆一直都要求家人们能为家庭做贡献、能服务于镇上的居民。米拉贝一直很努力,这份迫切的努力在外婆眼中却显得笨拙,甚至被认为是添乱。
家人们的魔法使马利加家族成为镇上的绝对权威。外婆以对每位家人的严苛要求,维系着马利加家族的权威地位。
在家人们眼中,一切都是太平景象,只有米拉贝看到了房屋裂缝、大厦将倾的征兆。
其实,米拉贝的看见也引发了家人们的不安。看起来最最平庸的米拉贝,怀着炙热的爱家之心,想要尽一己之力拯救家族。在与同辈的姐妹交流与和解的过程中,她看到了大力士姐姐路易莎的压力与恐惧,也看到外婆眼中最完美的伊莎贝拉压抑着内心真实的需求与主张。
当伊莎贝拉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她并不喜欢外婆安排的婚事,她突然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不再讨好集体意识的审美,她看到开花的仙人掌有着独特的生命力。
米拉贝的做法却激怒了外婆,仿佛米拉贝就是家族灾难的罪魁祸首。米拉贝在激动中也指明了,是外婆对家人的苛求毁了这个家。
就在祖孙二人争吵时,家族魔法屋出现的裂痕越来越大,摇摇欲坠。家人们使用魔法想要去保护那根代表家族魔力的蜡烛,但是他们的魔法全部消失了。只有米拉贝在魔法屋的保护下,爬上屋顶,拿到了魔力蜡烛,但是残留的蜡烛在米拉贝手中熄灭了。
米拉贝内疚自责的离开了魔法屋的废墟,在河边伤心的哭泣。这时外婆来到她身边,向她道歉,并承认是自己忘却了初心,魔法消失是她自己的责任。
米拉贝也向外婆表达了自己的谅解与感激,是外婆让整个家族拥有了魔法并服务他人。这时被认为离家多年的舅舅赶来想帮米拉贝解除误会,外婆却激动的拥抱着舅舅。
祖孙三人回到废墟与家人们集合,镇上的居民们集体赶来帮忙重建房屋。房屋建好,家人们把门把手交给米拉贝,由她来开启新家的大门。在金属门把手的反光中,米拉贝看到了完整而真实的自己。
2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是对现实生活的类比,借用魔法的背景来讲现实。
魔法是怎么来的?是外公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保全家人与群众,这份义举感动了天地;是外婆对孩子们和他人的爱,迫切地渴望大家能活下来,使奇迹降临,赐福于他们的后代。
对于现实世界来说,魔法是爱与成全,是服务家人与社会。
米拉贝的原型就是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们每个人作为家庭的一员,都希望自己能满足家人的期望,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看着有那么多成功的人、富有的人,我们的感受如同米拉贝看着会魔法的家人们,因为自己做不到,而有着强烈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既有的评判标准把我们划分在了“不够好、不完美”的范围内,让我们渐渐相信了自己的局限。
其实,每个人的内在空间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不仅表姐伊莎贝拉的内在空间是鲜花绽放的世界,表弟安东尼奥的内在空间里有广袤森林和各种动物,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内心都是无限大,任由我们驰骋。所谓边界,都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的,我们也完全有能力打破。
当我们顺应天道的时候,上天以恩福给我们赏赐;当我们背离天道,我们品尝到自己泪水的苦涩。
马利加家族的魔法屋之所以不断出现裂痕,是因为魔法的底层能量发生了偏离。上天的厚爱是支持我们每个人遵从自己的心,勇敢的做自己。但是马利加家族的后代们活得倍受约束,失去了自我。作为一家之长的外婆,为她的后代们圈定了各种条条框框,她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整个家族,以为这就是爱。她不明白,正是她自己遗失了初心,才让家族的魔法体系变成了空中楼阁。
硬撑起来的完美只是幻影,终究要破灭的,如同马利加家族的魔法房屋,在故作完美的魔法下化为废墟。华丽的背后是疲惫与压力,是苛求与牺牲。路易莎一味满足他人的期望,无视早已疲惫的身心,却不敢直视自己内心的懦弱;伊莎贝拉极力表现出外婆期望的完美,却不敢拒绝外婆安排的婚事,以为服务家庭需要牺牲自我;就连年幼的安东尼奥在天赋仪式前也充满担忧;还有“没离开的离开”的舅舅布鲁诺,由于家人对预言能力的误解,也被外婆评判为“不能为家庭服务”的人。
马利加家族的人生观和自我认知在外婆的家长式威严下,都发生了扭曲。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被无形的标准审判着,贴上成功或失败的标签。
而魔法的底层能量必定是接纳真实的自己,倾听内心的召唤,才能充分发挥自我价值。真实,意味着不刻意隐藏自己的阴暗面,不委屈求全,敢于表达什么是自己内心的渴望,允许自己不完美。
米拉贝之所以能成为扭转家族命运的人,是因为她是被父母无条件的爱着的,她的父母不在意她是否有魔法天赋,他们接纳真实、完整的米拉贝。在这份爱的滋养下,米拉贝才有勇气做自己,才敢于揭示魔法消失是由于外婆内心的偏离。活在爱中的米拉贝,才更有勇气接纳,才更能看见家族的魔法来源于外婆的初心,也更懂得感恩外婆给予家人的魔法传承。至此才有了祖孙二人的深情和解。
3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我们都可以在不同角色身上看到自己。会魔法的家族成员们指代的是我们心中成功的自己。爸爸妈妈代表我们能够接纳自己的那部分。米拉贝就是现实中不断做出选择的自己。
其实,我认为最值得探讨的角色是外婆,她引领了家族的兴衰。她是权威,但也有不为人觉察的脆弱。她有感恩之心,热衷于服务他人。但在魔法毁灭的恐惧之下,她把罪责推给米拉贝,而自己和家人们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光明面与阴暗面同时在她身上呈现,她却一味地追逐光明,抵制阴暗。像极了不完美的我们自己,像极了有主张的我们自己,也像极了被受害者思想支配的我们自己。当外婆幡然醒悟,承认了毁灭魔法的人是自己,她才与自己和解,赢回了内心的力量。
4
什么是预言呢?
在影片中,舅舅布鲁诺的魔法天赋是预知未来。家人们之所以对他有排斥情绪,是因为他们自己对预言内容的恐惧。
其实布鲁诺看到的是一种概率,并不是真的一语成谶。但家人们听到了自己不喜欢的预言结果,就放弃了努力,在恐惧之中相信了那就是他们必定会经历的,当结果来临,他们毫不负责的把责任推给了布鲁诺,并认为他是不祥之人。
其实,一个易胖体质的人,不运动,又持续的大吃大喝,作息不规律,结果当然会长胖。这就是预言。当你深信长胖是你的最终结局,就是为这个结果的显化注入了更多能量。宇宙当然会满足你的要求,成全你长胖。反之,当你坚信自己会保持苗条,你就可以把握住宇宙给你的各种保持苗条的提示,甚至在恰当的时候让你遇见一些人和事来给你支持,帮助你实现苗条的愿望。你自己的坚定信念,就是你人生的预言家。
5
最后,魔法的成分是什么?
1接纳自己,看到自己无限的可能性;
2打破既有框架的束缚,摆脱集体意识中成功学的限制;
3服务家人、服务社会的热切渴望;
4感恩之心;
5打破恐惧,勇于探索;
6坚定的信念,做自己人生的创造者,没有任何人是麻瓜,人人生来都是天赋奇迹的携带者,只看你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将奇迹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