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元旦,本来亲家母让我们去女儿家,我们在一起吃饭。但老姜说姜氏家族应该在一起吃顿饭啦!何况,外甥从大连打工回来,快一年未见了。
老姜的话就是圣旨,我只好领旨谢恩!亲家母更是不敢得罪她姜大哥,就让我们先聚,然后再和她们聚。
我问老姜:“去吃啥了?火锅还是铁锅炖?”
老姜回答我:“家里啥肉都有,出去吃啥?在家里吃呗!”
他是上下嘴唇一动就完事,就不想一想我,在家里吃团圆饭,只有我一个人挨累!
我无法抗旨,只好忍气吞声的采纳。
其实,在家里吃这顿饭,一点都不便宜,就是为他能痛痛快快的玩扑克提供方便。
在自己家里玩扑克,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大声喊叫,还可以训斥别人打的不好,要是去饭店他就不能这么随便了。
他找来笔和纸,开始写菜谱。
很多眼前的字他都不会写了,把烤鹅写成“考鹅”;把蘸酱菜,写成“沾酱菜”,被我笑话了一顿。他的理由还挺充分:“你咋不说我多长时间没写字了呢?”
想想也是,如果家里不聚餐,他不写菜谱,连写字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连微信都不玩,书倒是天天看。
这个元旦聚餐菜谱,他今天写,明天改的,直到12月30日晚才定稿。
为啥要改了又改呢?不是家里没啥菜,主要是家里要吃的菜太多了。
最后敲定的菜谱是:烤鹅、筋头巴脑炖油菜、刀鱼炖粉条、排骨炖豆角、海蜇拌黄瓜丝、羊肉炒圆葱、酱牛肉、竹笋炒肉、藕片炒木耳胡萝卜、蘸酱菜(冻白菜、旱黄瓜、水萝卜、大葱、干豆腐)。
酒水是白酒和百威啤酒。
这只大鹅,是姑爷买的,110元一只,六斤重,我们拿到熟食店烤的,加工费一斤3.5元,又花去21元钱。
筋头巴脑、羊肉、牛肉、排骨、刀鱼这些都不是便宜货。
12月31日下午,我就把排骨炖成半成品。该改刀的、焯水的,我在这一天晚上都已经完成。
昨天早上,老姜四点半就起床了,先是炸冻白菜。
我还在睡觉,被厨房里传来的“当当”声震醒。他在砍什么呢?管他呢,翻个身继续睡。
六点半我起床后,问他在厨房砍什么了?那么大的动静?
他向我邀功:“我砍冻白菜了,把冻白菜用开水炸完了,蘸酱菜也都洗好了。”
我心想:你也就能干点这种没啥技术含量的活!
九点多大哥大嫂先来了,接着三姐三姐夫,外甥和他儿子也到了。老四是十一点半干完活来的。
十二点聚餐开始,还是由大哥先讲话,一圈下来,老姜做最后总结。
一点半聚餐结束。下一个节目, 继续玩扑克,打“抓苍蝇”,两副扑克牌,不是分伙,是抓伙的。六张扑克牌,三红三黑,正面朝下,抓到同色的一伙。我和大嫂、老四一伙;大哥和三姐夫、老姜一伙。
老姜喝点小酒,就谁都不服了,那嗓门嗷嗷的,震耳欲聋。如果我家住顶楼的话,楼盖得被他的声音掀起来。
玩了一个半小时,我们基本是打了平局。
三姐一家三点半的公交车,他们走了之后,我和老姜、大嫂又玩起了“斗地主”。
有意思的是,我重新拿了一副扑克,玩完一把,我说扑克不对,大嫂有三个二,老姜和我还各有一张二,一副扑克不可能有五个二。
老姜就说我记错了,说我手里不该有二了。
又接着玩,第二次抓牌,抓到最后,我有五个“A”。我说这牌一定不对,老姜又拿出一张“A”。我们把牌放在了一起,我又找到一副扑克。
当抓完以后,我一看手里又有4个“K”,以为自己有一个“炸”。大嫂要了三分,翻开底牌,底下还有一个“K”,这副扑克还是混的。
哈哈,“斗地主”就这样没有斗成。
四点了,大哥大嫂也回去了。
晚饭就是老四在这里吃的。然后把排骨炖豆角和烤大鹅给老四打包回家,因他一个人在家过日子,媳妇儿和孩子都在外地上班呢。
用老姜的话说:2022年的元旦就这么过去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