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你知道吗?我们班孩子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家长不舍得花钱(来我家)上课!!我说:嗯嗯!是啊是啊! 真是这么回事!对!!!!大家没看错,虽然我们都是同事,但是大我几岁的张老师是学校里的骨干,她性格强势在学校里常年教毕业班。所以她说的任何话即使我不同意她的观点,我也不好意思反驳她的。在学校里尤其是重点校虽然大家都是老师,是同事(还不算主任和校长)可还是分很多段位和阶层的,低段位的无疑是副科老师,因为没有考试家长也不重视。然后是中年级的数学英语等科任教师他们不是班主任,由于年级较低升学压力不是很大,家长只是一般重视。当然顶级段位也是最高阶层的就是像张老师这样的常年教毕业班又是班主任的主科老师!他们是同事羡慕的对象也是家长们追捧的明星!
张老师以前都在总校任教,我们的总校地处我们这个准一线城市的繁华地段加上我们又是市重点学校,所以总校周边的学区房的单价都在4到6万每平米左右,有的新小区户型较大总价都在600万以上。不用说总校家长普遍经济条件较好,给孩子上补习班的预算比较宽裕,加之这些年家长们对于孩子补课的旺盛需求和焦虑。总校的高段位老师们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当然他们的收费标准也都是按照这些家长经济能力的中上限定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家庭还是可以承受的。所以一段时间差不多所有的毕业班老师都把自己日班上的孩子,带到自己的“夜班”继续学习。这样一举两得,在学校完不成的任务可以到“夜班”完成,不但能提高自己班学生的成绩,又能赚钱!老师们的人生价值高度体现!但问题来了,我们有个分校地处“偏远”位于城市的西部老居民区,周边都是一些所谓的基础薄弱校。当年教育局为了平衡教育发展建立的一所学校,我们学校的老师会轮流定期到那里“支边”。当然像张老师这样的高段位老师也不例外。于是那附近也突然成了学区房但是总体还是比不上市中心的总校单价在3万一平米,学区内还有很多老旧小区,所以分校的孩子家庭条件和总校那边是有一定差距的!当然家长和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差距的。于是凡是从分校回来的老师都在抱怨,家长多么不负责任不管孩子,学生的素质多么多么的差!当然尤其是很多高段位的老师尤其不满!
因为他们的收费标准对于分校的家长来说有点高,他们也不肯因为地域差别而降价“销售”。毕竟都在一个城市,降价影响品牌形象吗! 贫穷不仅限制了家长们的想象力!根本限制的是他们的购买力啊!说的鸡汤体一点就是阶层上升的推力啊!老师们很不适应,影响了他们的成绩,更影响了他们的收入!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段“师说”! 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一直觉得老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开个班上课,凭自己的知识和辛苦赚钱,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家长们交钱也都是自愿的,真的无可厚非。但当我听到同事说:”分校学生成绩差是因为家长们不舍得花钱上课”。这句话后,总是感觉怪怪的!难坏无数的网络“爆文”都在渲染阶层固化“阶层固化”剖析它的成因分析他的后果。显然住一百万公产学区房的家庭负担不起600万商品学区房家庭的补课费也是原因之一啊!那就更不用说那些小城市和边远山区的家庭了。我身边很多同事孩子在高三这一年补课的评论花费在6到8万不等!这笔钱对不同的家庭的意义显然是不同的!
所以众所周知现在完全凭借自己的聪明天赋和顽强毅力考入名校的“寒门子弟”比例逐年下降。也许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的,谁让他生在普通家庭呢!其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是好的,把名校的名师往“平民”区分配一下,让平民孩子们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爬。但当他们高兴的站上去,以为能和那些所谓“富贵”孩子们站在同一水平线时,却发现巨人的肩膀上还有一副梯子!而当他们也想爬上梯子时却被告知“梯子收费,而且很贵!” 某种意义上讲收费补课的在职教师就是在贩卖知识。而且还加上了自己的劳动附加值!本来无可厚非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们所贩卖知识的来源呢,其中部分是自己习得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家长们选择在职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试重点,到这重点是老师自己制定的吗?
不是的!是教研!市教研,区教研,学校教研。这些都是公办教育系统给老师们提供的公共资源,是让老师们用于免费提供给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的。而部分老师却用这些公共资源来出售并盈利。难道这合理合法吗?除了偷税漏税之外至少还属于垄断!当然强大旺盛的市场需求让绝大部分教师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肩膀上架起了梯子!家长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有梯子借力,怕自己孩子没有梯子可攀,所以争先恐后的也花钱买了梯子!所以几年间集体的教育焦虑培育了一个无比庞大的梯子市场!但如果这个时候决策部门严管培训市场,就相当于撤掉所有的梯子!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一样的!还是公平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