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当学赵小姐
最近看了一期央视的等着我节目,说的是著名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赵小姐的故事。
时年81岁的张导演幼时家庭困苦,有一年他的父亲因故身亡,母亲因被人逼债跳河寻死,被成都赵公馆的老爷救起后在他家做了佣人。张华勋费尽周折找到了母亲,当时比张华勋大两岁的赵小姐见他可怜,说服家人把他留了下来,赵小姐把这个佣人的儿子当成了亲弟弟,和他一起晚耍、吃饭吃水果,教他认字,后来又说服家人让张华勋和她一起上学,带他看电影。正是这段经历,为张华勋以后成为著名导演奠定了基础,张华勋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后来因故分开后,张华勋导演念念不忘恩人赵小姐,71年后,两人终于在等着我节目上相逢,两位银发老人现场互跪相拥痛哭的场景令人动容。
看了这个节目,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叔叔与王小姐的故事。
公元1931年夏天,离我叔叔出生大约1个月的时候,我爷爷和下山抢麦子的土匪搏斗被打伤烧死,叔叔出生后,奶奶抱着他四处讨饭,在他6岁那年经亲戚介绍奶奶带着叔叔去邻村一王姓地主家当佣人,和张导演的妈妈一样给主家做饭,叔叔也是干些打扫卫生等杂活。巧的是这家也有个小姐比我叔大两岁,这个小姐娇生惯养脾气不好,平时也和我叔叔玩耍,但稍有不和她的心意就打骂我叔叔,有时叔叔找奶奶哭诉,奶奶就说为了咱有口饭吃就忍着吧。有一次王小姐和我叔叔在花园里玩,叔叔不小心把一颗小花树坐断了,王小姐对我叔叔又打又骂一脚把我叔叔踢倒,我叔叔一下撞到了花池边的石头上被撞得头破血流,后来眼皮和眉骨上留下了一道伤疤,这道伤疤伴随叔叔的一生,有人还因此给我叔叔起了外号,可以说这道疤是叔叔一生抹不去的痛。
离开地主家后,奶奶又领着叔叔逃荒要饭,足迹踏遍沂蒙山区,在讨饭的过程中奶奶和叔叔也曾遇到过施舍他们的善人,奶奶经常告诉叔叔长大了要争气,过上好日子了不要忘了帮助过他们的人。
后来,叔叔慢慢长大了,因为家穷他一天学没上过,但他靠克服困难自学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写得一手好字,16岁那年到乡里当了文书,他非常珍惜工作机会,工作敬业勤恳,后来他做警察,当过县公安局的政委、司法局局长,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并且时刻牢记我奶奶对他的嘱托:要做善人、好人。退休后他热心公益,特别是对山村里上学需要帮助的孩子,他都给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至于王小姐,自从奶奶和叔叔离开她家后,他们就天各一方了,听说土改以后她家去了东北。
张华勋导演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认为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他的现在。在旧社会,赵小姐的善良是难能可贵的,赵小姐当时帮助他的时候,肯等也不会想到他能成为著名导演,也不曾想得到回报,但是应当说她的善举奠定了张导演的辉煌,如果没有他当时的善举,或许中国真的少了一个著名导演,我们就看不到当时一票难求风靡一时的《神秘的大佛》、《武林志》等电影。
通过这件事,我就想,做人当学赵小姐,每一个人都应当多做善事,要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你栽下善良的种子,终会开出善良之花、结出善良之果,只要人人都善良,这世界将会是更加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