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听故事,感觉辽就是野蛮,落后,偏远的代名词,今天听了罗老师的讲解,刷新了自己的认知,原来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创世神话,精神信仰,也有自己的文字,还和大唐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
辽的发源地在燕山山脉,受游牧渔猎农耕三种生活方式的滋养,让他们的生活和文化拥有更多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而多元和丰富是一个民族的财富,也是一个人可以变得强大的财富,可以让一个人视野拓,同时思考的宽度和深度也得到增强,就让人可以变得更灵活,更有包容性和韧性。
五个京城的建立,说明大辽朝不仅有经略四方之心,而且还有联络四方、融合四方之志。经略四方是大多数帝王都有的野心,但联络四方,融合四方却不是每个建功立业者都有的胸怀和气度。自古以来,开疆拓土,扩大势力范围,是很多成大事的人最基本的欲望,但是靠强权和武力,用一种你输我赢你死我活的理念来满足这个欲望,那这个欲望就仅仅是欲望,很难成为真正的大业。而辽朝,用了更灵活激动的方式,让这一欲望变成了现实。
因为草原民族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限制,辽朝就采用“四时捺钵”的方式灵活机动的进行管理,这就使复杂的问题有了及时确定的解决方式。这样的方式,到今天一直被沿用,就像国家首领的四处考察,访问,也是在遵循这样的理念。实地考察,深入的了解情况,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脱离实际去指挥或评判,这也是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该学习的处事方式。
融合,使战乱不断的民族之间实现了合作共赢,没有了战争的消耗和牵制,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己,提高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水平,国家民族之间如此,任何一个小的集体里都是如此,就像一个家庭,如果成员之间总是搞权利之争,不能够把自己的能力最大化,各尽其能,通力合作,共同享受彼此能力的收益,把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用来彼此争斗,猜疑和防范上,这个家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安宁和幸福。
“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此,对于一个民族和时代更是如此。
人和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很多的冲突就来源于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对方,要求对方,所谓的推己及人并不适合所有情况,因为对方不是自己,就像寓言故事里狮子和老牛互相请客一样,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到对方,结果都是让对方最不能接受的,怀着美好的动机尚且能造成这样的错误,把自己一些有些阴暗的想法投射给对方就更可怕,那就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所以如果能放下“我”这个中心,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对方的模式思考问题,就会发现原来很多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这让我想起我看待老公和他妈的关系,有些东西我不能理解,因为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如果站在他的角度上,就是一个儿子对自己妈妈最原始的忠诚和本能的爱,而孩子爱妈妈这是原始本能,是不能用道理或其他的标准来评判的。就像我们对自己爱的人,明知道他(她)有很多缺点,做的事儿也拿不到台面上,可是因为爱他(她),就会包容和接纳。所以,如果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就不会简单的被“对与错”限制,不会脱离真实的感受只用高大上的道德标准来衡量。
罗老师这个视频,让我从历史联想到现在,从时代联想到个人,从宏观大问题想到自己的微观小事儿,感觉像是生活里射进了一束新的光,视野和思维的维度都变宽了,真的是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