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好处有很多,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那怎么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这是一个语文老师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个人是因为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才爱上读书的。 那个时候家长从来不管孩子的学习,孩子们的成绩好坏,家长从来不闻不问。但我的父亲他喜欢看书,也算得上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每次看完书后放在家里,我都会拿来看。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
90年代初,在大家都热衷于打工的年代,我选择了读书。 那个时候家里很穷,收入很低,但父亲很明智,即使贷款也支持我,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我。
所以我上班以后,走上三尺讲台,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我带的每届孩子都能爱上读书。 方法试了很多,课前五分钟轮流读书,孩子们做作业,我读书给他们听,推荐书目,让孩子们在家里看,然后来分享…… 方法试了很多,但几乎都夭折了。
我心急如焚,又想不到好的方法。最近两年在网上看到一些共读群,我加入以后,发现这个方法还比较好。大家在一起互相监督,互相学习,还能共享一些好的方法。 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这个寒假也建立一个读书共享群,让班上的孩子读起来。
第一步就是筛选。不能全部进来,因为毕竟有的孩子不爱读书,家长也没时间,而寒假又把孩子交给了家长。家长不支持这个工作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所以必须自愿加入。
第二步就是选好共读的书。 要结合我们这个年级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读的书。
第三步是根据所选择书的目录分好时间段。每天要读哪些内容,提出哪些问题,都要提前想好。
第四步就是打卡的方式。如果让家长把孩子写的内容发在群里,就容易覆盖信息。 哪些孩子打卡了,哪些孩子没有打卡?打卡的内容怎么样?质量怎么样?老师是很难判断的。 万一有哪些孩子偷懒或者说没有完成任务只是应付,那共读的意义就会失去。
于是我自己创建了一个读书打卡小程序。 这个小程序不仅家长上传内容方便,而且我个人看起来也很容易。孩子们是否每天打卡?一目了然。 最关键的是对孩子们打卡的内容我可以及时的做出评判,并且给出奖励。比如送一朵小红花,点个赞,这样也会让孩子们的劲头越来越足。
一切准备就绪,今天晚上我就试了一下。结果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有的家长白天上班太忙,如果打卡内容发晚了,他们就会没时间督促孩子。有时候是带孩子出去玩,有时候是做什么事情,总之孩子就会没时间完成。
这个家长提出的建议很及时,她给我提了一个醒,所以从明天开始一大早就发打卡内容。 再综合前面的几条,这个读书分享群终于建立起来了。希望它如我所想的那样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让孩子们爱上读书,好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