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了灰尘,而遥远的路程上却干干净净。
-----题记
标题是纪伯伦的,题记是海子的,我只是趋炎附势地跟着问这么一句:我们为何出发?
说实话看到这样深刻的文字内心是鄙视自己的,我忘了自己的初心,丢掉了理想,拖拉着没有热血的躯壳行进,推动我的是微薄的收入和赖以糊口的生计,盲目、呆滞、得过且过。
我被别人的文字感动得稀里哗啦,被别人的故事戳中痛处,在别人的世界里徘徊彷徨。却不敢直视自己的处境,不敢呐喊,不敢悲伤。若说曾有一个叫“我”的家伙横冲直撞、飞扬跋扈,那么这个“我”肯定已经死去多年了。
有人说年轻的时候不坚持理想,等到老了就力不从心了。这是极对的,我没有坚持理想,而是一再妥协,不断降低,到后来,我直接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理想是什么了。
没有了目标,就会变得盲目,生活会开始出现饥荒,思想也会逐渐匮乏。坚持理想的时候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妥协的时候是想办法找到借口,放弃的时候最简单,置之不理,随波逐流。于是,我们最原始的惰性就会被暴露出来,为各种未能解决的事情找各种稀奇古怪的借口来搪塞自己,还天真的以为找到了之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而窃喜不已。就这样往自己挖的坑里面跳,还跳得不亦乐乎。
被束缚在自己编织的谎言里太久,以至于错过了那么多唤醒自己的机会,别以为你是睡狮该醒自然会醒,或者等待着他人帮助叫你醒来,其实能让你醒来的可能只是一场雨、一句话、一个故事、一记惊雷……世间万物,都有可能让你瞬间复苏。
我突然想起要质问自己是为何出发是因为一个故事,我只觉得在里面看到了父母的身影,不由惊觉地坐正了身,细细读了多遍这篇五百多字的小文。细思极恐间感觉到了深深的愧疚,遂给母亲发了微信。我说:妈,我很想你。在微信发出几分钟后母亲打来了电话,晚上十点对她来说已经太晚了,一般情况下她八点左右就休息了。电话那头她半开玩笑的说:你说你很想我我就问问你怎么了,本来都已经睡觉了的。
有点自责的同时我以上班为由草草挂断了电话。一是影响她休息,二是害怕当我被一层一层地剥离开来露出赤裸裸的内心我该如何面对母亲,面对自己。所以我又一次轻车熟路地选择了借口和逃避。
当我对着这捅破了天的暴雨,脑袋里还遗留着中午开会领导对汛期工作安排的相关指示。内心却一遍一遍不断追问自己我到底为何出发。是为了深夜纵情玩乐?还是为了车房银票?二者似乎都与我有着巨大的断点。在这物欲飞转的年代里,我是没有条件去支持我做这些的。
我只觉得愧疚与悔恨,我竟自私到如此地步。二十多年来一味索取,自顾自地走在自以为是的道路上,也不曾想过回头看看,看看父母这些年是如何把我拉扯大的。
襁褓中的时候只管吃喝拉撒,不满就哭就闹,上学了只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进入社会了就想着要怎么去闯这浩瀚的天涯,不管不顾,我行我素。可能放在几年前这叫个性十足,但在现在这个年纪,这是不孝。
我不喜欢这样的故事;家里条件很差,孩子成绩一般,父亲早逝,母亲一人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供着四五个孩子上学,大的孩子考完试后执意要继续上学,母亲只得去卖血……这种故事里的学子在我看来就是枉费亲恩,即便将来有所成也都不会惦念自己的出处。
现在回头看,我竟不知为父母做过点什么,也不知道当他们向亲友提及我时可曾有过一丝骄傲,或者不给他们抹黑就算功德无量了。
我自己丢掉的初衷和理想已经找不回来了,社会就是这样,不看到你摔得面目全非就不肯罢休,除非你抓住了它,并且打败它。要不然就一条路,认命吧!
我想,我会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的,我可以丢掉理想,与自己妥协,向现实低头,但是如果你问我:你为何出发?我可能会告诉你:为了一个十点以后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