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动词,复习
孔子说:“在复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很多人在谈这段“为政篇”中孔子的这段话,都说这是一种学习方法,个人以为有断章取义之嫌疑。那么我们按照这句话的顺序,来理解下这段话。
首先,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旧知识→新知识,通过不断的复习、温习旧的知识,达到生成和知道新的知识,从这个角度的确可以理解为一种学习方法,而且是一种任何时代都通用的一种方法,从思想上来说,我们所有的思想大多是有源流的,所有的新发现新创造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所开创出来的,但凡那些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人,其实都是无知之辈。就像数学物理之类的定理一样,比如牛顿三大定理,数学的加减乘除,都是很基本的一些东西,却是可以基于此进行千变万化,同时根据这些基础的原理,解决复杂繁复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定理,解决复杂和繁复的问题将无从下手。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这么大人口基数国家的问题,可以说是繁复复杂的,所以就需要寻找我们自身那些“基础的定理”,慢慢的才能迎刃而解,基于此去理解“论语”中的思想才是可行的。
其次是“可以为师矣”,什么是老师?教授知识的人,我觉得后人在模仿孔子方面是做的很差劲的,因为从《论语》中孔子所宣扬的教学方法上来说,讲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人,不同时间,不同场景说着相对应的话,这是一种很先进的教学方式了。
最后是连贯整句话,为什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老师”教授什么样的知识?因为从旧的知识变成新的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变化,那么这里可以作为老师的教授的将不再是一种固定的老式的旧知识了,而是一种方法,一种能够不断的从过去的旧知识中生发出新知识的一种方法,所以基于此我认为这段话孔子所要阐述的是“作为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态度”。
同时学习《论语》也需要时时铭记一点的是,孔子说话很多时候是根据不同人,不同场景说着相对应的话。
那么说这句话的场景是怎么样的呢?
因为《论语》只记录孔子说的话,所以现在很难考究出孔子当时说这段话的真实场景,只能根据我们当下的场景去联想,孔子会在什么情况下去说这段话。
基于以上我个人的理解这段话被我分析为:一,作为老师的教学方法;二,学习的态度。根据我们当下的教学情况来说,学校里教授知识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去按部就班的教学,并没有启发学生。那么古代的教学极有可能是和我们现在相似的,而且根据考证当时出国外交都要引用《诗经》,就可想而知当时和现在都需要按部就班的背诵很多东西,那么就难免发生和现在一样的情况,就是学生不知文意,只是把原文背诵下来,并没有达到孔子说要求的达到的“学习态度”。
那么这段话就极有可能是孔子对后生中有志于成为老师的那一部分学生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