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学习孟子第三十三课(告子章句上第7~8节+自性中本有仁义,陷溺于其心而难自现),原文如下:
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艾婷的分享:
闻 当一年收成好时,人们多数会泄怠,不会那么精进的做事情;当收成不好时,心情易暴易燥,与人不友善。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情形,孟子认为并不是天生资质有何不同,而是"陷溺其心者然也",所处环境使他们心情糟糕。 思 一."陷溺"和"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孟子的核心思想:天下溺,援之以道,人人皆可成圣贤。身陷沼泽,富岁,陷在好的环境,凶岁,陷在恶的环境里。人极度容易陷在环境中,不能保持一颗平静中正的心,上天对每个人都一样,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本来清静无染,仁和仪自然可以显现,但常常会被人的妄心杂念欲望给陷进去了,好比下雨天时乌云把太阳挡住了,看不见太阳,而太阳本来就在。 二.儒、释、道的核心讲的都是我们的思维和眼光到底能看到多远,脱离太极阴阳,善恶两面的思维,从善恶的表面中脱离出来 。我们被自己或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不能做自己的真主人,真心被溺在妄心里,本有仁义的清静心被陷在欲望贪念的执着里。"富岁,多赖; 凶岁,多暴"是心随境转了。 三.重要语句:"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小麦播种下去,地是一样的地,栽种的时间也一样,成熟的季节发现有一些成熟了,有一些没有成熟,有些地较肥沃,有些地较贫瘠,雨露不全面,人的照料没那么精细,所以有些收成好,有些收成差,但无论好坏,都是小麦。凡是同类的人,所遵循的规律是相似的,尧舜孔子都是人,他们能成圣贤,我们为何不能成圣贤?凡人与圣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圣人没有被陷溺于其中,清静本心时时刻刻保持清净中正。 四.我们要明白了解自己的内心,不要自欺,不要被自己蒙蔽,五色五音五味会让我们的眼睛、舌头、耳朵、鼻子产生快乐感觉,会慢慢蒙蔽自己; 仁义真理可以使我们真心坚定、愉悦。牛山草木美,人人砍伐,牛羊啃食,牛山之木还会美吗?人的长养如草木生长收藏,养浩然之气,有仁义知仁义,力量不足时我们需要"养",多读经典,多行仁义,排开欲望杂念对自己的控制和干扰。 四."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如果得到好的滋养,没有东西不能生长,如果丧失了好的滋养,没有东西不会消亡。不仅指仁义也指欲望,远离欲望的诱惑,生长仁义; 当欲望失去滋养,也会消亡。用仁义,仁义在,舍弃欲望,欲望没有。念头出出没没,源头是眼睛看见色相的那一刻产生的意念进入我们的意识。 修 让自己多沐浴圣贤中,多行仁义事,多说仁义话,让仁义得到滋养,让欲望失去滋养。内心安定,产生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