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每一个孩子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父母.
What?!!我只听说过,父母都是在最大程度的满足孩子。尽最好的手艺给孩子做饭,给孩子最合适的衣服,送好的学校上学,报好的兴趣班,前后服务孩子,难道这个世界颠倒了?
细想,父母对于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真的为她好吗?考上好学校,为了自己脸上有光;成绩好,为了自己有所谈资。家里养着一个,眼里看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从来没有问过孩子想要什么。
当孩子的英语老师找到我,最终孩子告诉我,想早点回家,为了不让我们担心和责骂。我能说什么,是孩子的问题吗?是我们给了她高压和要求,导致她做出这个行为。孩子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家长的问题。
对于社交,初中生孩子大概有这3种情况:
没有伙伴,独自一人。黏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是社交匮乏的孩子,也是自信度较低的孩子。父母没有在生活中让孩子看到或者参与到待人接物的环境,让孩子不知道如何走出去,去关心别人,去和别人交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孩子有小伙伴的时候,就刨根问底,控制孩子的社交。所以孩子也不愿意走出去,跟人交流。这样的孩子,最好父母先打开自己,在家中经常举行小型聚会,带朋友或者同龄孩子到家里来,让孩子学会待人接物,学习与人交流分享。
三五个一伙儿的,社交能力正常,说明孩子的父母是开放的。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融入生活,自信度强。
没有一个伙伴愿意与她交流的。说明这个孩子被接受度不高,比较强势,甚至自傲。也是父母在家宠溺或者是父母专断,导致孩子变成小霸王,让其他孩子不愿意接近她。这样的孩子,父母最好理性对待,让她去感受别人的感受。
到了初中,孩子的自信度会下降。特别是成绩差距会越来越大。特别是成绩低的孩子,来自父母的压力和同学老师的压力会更大。这个时候更需要父母给到肯定和鼓励。不能你怎么样,别人怎么样。这样的话语会对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哪怕一点点,也要多肯定和鼓励,肯定孩子的努力,越肯定,越自信。
多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愿意交流,就放下手上的一切,面对孩子,仔细倾听,并全然接受孩子的话,不加评论。如果孩子说得高兴,就即时点赞,说得伤心,就给与拥抱。不要断了和孩子沟通的桥梁。
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带有相对的语言暴力或者负面情绪。可以用易仁永澄的分身术,多听听爸爸语言的信息,多听听自己语言的信息,对照语言表,有多少是带着小我成分在的。
自我强化:我做不到,我没有办法,我不能,最近好倒霉,你要是我你也会这样
推卸责任:都怪。。。我没有。。。要不是他。。。都是命啊。。。
逃避现实:如果/要是。。。就。。。
简化思考:反正。。。大约。。。不就是。。。。
自我放弃:我就是。。。。
要求命令:你快点。。。去。。。
另外一个,就是父母自己要做好自己的情绪稳定。不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责和埋怨,会对孩子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妈妈多欣赏爸爸,爸爸多欣赏妈妈。多说正面的语言,少说负面的话。这个时候,父母还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以父母为荣,父母不经意相互否定,就相当于否定孩子的一部分。会造成孩子的困扰和不自信。
与中学生沟通,多了解孩子的个性和生长发育,多尊重孩子。做一个好脾气,有方法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