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文瑶)湘潭大学法学院赴湘西自治州实践团历时10天,行程2000多公里,足迹遍布湘西州3个县市,7个贫困村,多个调研点,顺利完成各项调研任务。8月31日,“聚焦精准扶贫下的‘隐形贫困’”湘潭大学法学院赴湘西自治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洗溪镇张家坪村圆满结束。
“聚焦精准扶贫下的‘隐形贫困’”2018法学院赴湘西自治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由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义清,法学院专任教师、法学博士张彬,湘大驻龙山县补洲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周鹏飞,湘大驻泸溪县扶贫单位负责人田静波担任指导老师。湘大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本科生和其他院系、社团、学生组织等的14名学生参与其中。8月20日至31日,实践团师生14余人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下,分别走进精准扶贫发源地——花垣、湘大对口扶贫地——龙山及泸溪三个深度贫困县,七个贫困村,深入群众,进村入户,就我国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隐形贫困”典型案例、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以期对湘西州的扶贫工作提出有益借鉴。
8月27日下午,实践团来到泸溪县洗溪镇张家坪村调研,正在张家坪村调研扶贫攻坚工作的镇人大主席许德友,对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洗溪镇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情况,详细解答了成员的问题。
此次赴湘西暑期社会实践成果颇丰。实践团在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山区腹地,实地探寻走访了多户“隐形贫困者”,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下的‘隐形贫困’”问卷调查,并与自治州扶贫办、各县市脱贫攻坚办就调研课题开展了进一步的座谈。另外,此次调研还被法制周刊、红网论坛、新湖南等刊登报道。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以认真踏实地工作态度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以较高的综合素养赢得了村民赞誉,得到了县市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赞赏。至此,“聚焦精准扶贫下的‘隐形贫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