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陪同事到I和M公司参观,主要目的是参观生产线。每次来都能学到一些新东西。就是对于很多细节当场记忆犹新,哪怕是记录到了笔记本上,隔天又记不清楚了。好想把所有看到的全都刻到脑子里,随时调出来。我依旧是个理工小白,除了数数人头之外,看看流水线机器设备的起承转合,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来。只是觉得设备工程师真是太厉害了,每个工序都必须衔接得天衣无缝,配合得一丝不苟,保证节拍均衡,避免瓶颈工位,好难!
对于采购来说,成本分析只是深挖现状,降本提质,精益求精才是永远的主题和目的。
1. 增加需求,使之不断接近最大产能,最大化的利用生产线达到规模效应,分摊各种费用。
2. 提高设备自动化率用,机器替代人。比如,上下料用机械手抓取,红外线或者Camare检测外观,机器实现性能检测,用传送带实现一线流。
但对于来料不稳定的原材料和组装复杂的工序,比如穿孔,很难实现要求稳定和位置精确的自动化。这也是有空间的改造点。
对于自动化高的生产线,缺点是less flexbility,只适用于单一品种的生产,换型改造很麻烦。
4. 保持设备的稳定性,减少停机的时间,和产品的报废率。
5. Re design。设计决定了成本,比如性能要求对原材料的选择,质量要求对加工方式的选择等。
6. 原材料国产化,消除垄断寡头,缩短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
7. 任何产品都有地板成本,不可能无底线的压价,商务谈判的空间有限。只有革命性的产品,原材料和工艺的创新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