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说过多少次……”这句话只能表达父母的怨气,多少次意味着每一次的告知都没有达到效果。如果结果常常和告知相反,孩子就学会了,行为可以不一致。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们,不是强迫他们改变,而是决定自己的行动。
家长们常常本着和孩子讲道理的概念,觉得不应该惩罚或者镇压,但是一再说却没有采取行动。孩子们对说教产生了棉衣,成为一个妈妈的聋子,最后会针对所有对他们讲道理的人。
在发生冲突时,孩子不愿意倾听,这时语言很有可能变成武器。冲突中几乎无法用语言来教导孩子,因为这时候他什么也听不进去。不论说什么,都容易变成语言弹药,口舌之争由此开始。直接对抗和恶作剧时孩子最常用的方式。
有时我们看到孩子周围潜在的危险,并警告他们小心。如果真的听我们了,就会害怕的寸步难行。如果家长说太多,始终是用语言和危险在恐吓孩子。孩子的挑战成功越多,胜利也就越多,他们可以成功地将关注转移到自己身上。
大多数情况下,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持沉默。安静地沉默不仅可以减轻当时情形的紧张和压力,还能让家庭气氛和谐愉快。
家长经常认为语言本身可以惩罚孩子,其实当孩子充耳不闻时,孩子取得了胜利。要记住,发出冲突时,用行动,不用语言。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对不起,你不遵守约定,那等你愿意的时候,才可以……”然后坚定地去执行。
整个过程中,家长只要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尊重孩子,尊重自己要维持约定的权利,就不会和孩子发生权力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