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无数次地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要去追逐“双一流”大学毕业生这个身份呢?我们追逐的仅仅是老生常谈的师资、硬件等条件吗?又或者,我们追逐的是成为他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实际上,在上大学之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不清楚,自己努力拼搏所希望得到的到底是什么。只是旁人告诉我们,你要考上“985”、“211”,于是我们便为了这句话去追逐“双一流”毕业生的身份,以为自己追逐的仅仅是这个听上去就很厉害的名号。
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上大学之前觉得自己在追逐的,仅仅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但慢慢的,我发现自己也许追逐的不止是这个身份,更重要的是,我在找一群志同道合或是在某些方面能够达到一致的人。回想我们填志愿的时候我们所考虑的东西,我们在考虑地理位置、考虑自己的兴趣、考虑大学的条件……我们在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我们为了什么而考虑呢?归根结底,我们在考虑的是怎么让自己生活得如自己想象那般。所有的人都像这样考虑,或许这就是一个在寻找可能志同道合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在无形之中就将我们分在了不同的圈子里。
上大学前,我认为可以和从前一起谈天说地的好友继续侃侃而谈。但事与愿违,因为彼此的专业不同,大学不同,我们已经不再是最贴近对方生活的那个圈子里的一份子了。我们各自努力着,却不再有同样的目标,我们在对方身上已经获得不了那种难得的归属感了。这也便是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很多朋友都只是某段特定时间内的朋友的原因。
越长大,我们的圈子越小,却越多的圈子
其实这样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的现象没什么值得唏嘘的,我们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筛选的过程。我们老是觉得我们越长大认识的人越多,事实的确如此,因为人生是一个累加的过程,我们在累加经验,累积人脉,所以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没什么稀奇的。但是,我们认识的人越多,我们好像越难跟人交心,越觉得孤独。记得小的时候,我妈问我,你有几个好朋友呀?我总是能毫不犹豫地说出一堆人的名字,可现在如果还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却只能说出三两好友的名字。因此,从知己这个层面来讲,我们的圈子在不断缩小,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圈子虽然变小了,我们却可以把自己加到更多名目的圈子里面去,小的时候,我们也有圈子,我们分男女,我们分肤色,我们分民族……这些圈子绝大多数都是客观的外界条件,而不是我们凭借主观意愿选择的。更大一点,我们的圈子变得多了起来,我们开始分兴趣,分爱好……我们渐渐地开始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分圈子了。再到后来,我们发现自己可以同时加入很多个圈子,并且不产生冲突,我们的圈子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了。
虽然越长大,我们越难把别人归到我们的圈子里,但越长大,我们越是喜欢分圈子。
人以群分,自成天地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与生俱来的不同于其他人的特点,我们长大也正是一个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过程,我们从小看着不一样的天,踏着不一样的路,我们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做着不一样的选择,我们没有必要再和所有人保持一致,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路,我们也可以选择跟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选择大学、选择专业便是一个把自己和其他人分开的过程,我们被称为“××大学的学生”,“××专业的学生”……将来我们会选择不同的职业,医生、教师、记者、编导、程序员……我们被群分,并且被赐予不同的名称,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驰骋。
每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情,我们必然会在我们的选择氛围内选择我们权衡之下最好的。在我们分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圈子时,我们其实也是选择了一群跟自己在某一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人,当我们和这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事,我们能找到心灵上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样的感觉能帮助我们最大限度的激发潜藏在身体内的潜能。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不用勉强不属于自己圈子的人进入自己的圈子,也不必委屈自己强行踏入别人的圈子里,毕竟人以群分,自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