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我才开始阅读

我算是开窍晚的,30岁,当了妈妈才意识到生活要做出一些改变。

我选择了从写作开始,坚持日更。

没有写作经验,没有素材,没有方向,不知道如何下笔,我知道是积累不够。

于是我开始阅读,输入倒逼输出。

毕业多年,脱离工作两年,已经很难找到那颗阅读的状态和心情。

我尝试着买了许多经典名著,经常看了几页,又被丢在一边,沉封起来。

好长一段时间,我完全没有办法阅读完成一本书,有时候经常往图书馆里跑,但我知道多是喜欢里面的氛围和调性,而非阅读本身。

我的形式主义,大于实际内心的真实需求。

不阅读,我的内在匮乏,没有办法支持我更好的写作,结合自身的经验做几点分享:

1、找到阅读的驱动力

有很多人阅读两页纸,就犯困。大家都知道阅读是件好事,但始终没有找到做这件事的动力,自然也容易放弃。

当初我选择阅读的目的很明确,阅读可以促进写作,写作的本质就是要有思想,而阅读是获取思想最低成本,最直接简单的方式。

2、先看能够阅读下去的书籍

在阅读的路上,我扔掉过许多书,也撕碎过许多书。

直到看到一个青年作家的文字,对我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随后我开始阅读这个作家其他的书籍,再随后阅读与之相类似的书籍。

在这个过程中,我养成了沉浸式的阅读习惯,状态变的平静,当我开始链接其他类的书籍,发现也很容易进入状态。

如果你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去找,去看,去扒拉适合自己的书,只要能够看进去,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3、输出读书笔记,促进阅读进度

写读书笔记,一方面梳理阅读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阅读的乐趣。

曾经我非常的注重阅读数量,数量的积累,便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但回头想一想里面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当我开始写阅读笔记,开始在小红书分享时,阅读时非常认真,而且会带着思考,这本书的重点,价值,还有对于哪一部分群体有帮忙有吸引力。

带着想法,要求去阅读,便会促进阅读的进度。

4、阅读中与万物和解,解救自己

当阅读的书越来越多,就越能发现阅读的好处。

我看不少的心理学书籍,将曾经破碎的自己又粘合起来,内心升起了很强的力量。

当你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点点变好,将曾经那个敏感,脆弱的自己,解救出来,你会发自内心的感谢文字,感谢知识。

5、与智者交谈,如同一场巨大的视觉盛宴

如果想要寻求答案,找身边的朋友,同事,长辈请教,难免就要看着别人的脸色。

可是阅读不一样,你和任何一本书中的智者聊天,他们都会坦诚不公,温和的帮你解决问题,甚至可以给你不同的视角,让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他们不仅帮你找到答案,还顺便让你看到自身不足,去反省,去沉思,去改善,像个老朋友一样,帮你指出缺点,又给了一个巨大的抱抱,令人温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