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十五
来自第八章 习惯五 知彼解及
P263
四种自传式回应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会联系我们自己的经历,因此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有四种“自传式回应”(Autobiographical Response)的倾向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价值判断令人不能畅所欲言,追根究底则令人无法开诚布公,这些都是经常影响亲子关系的一大障碍。
青少年与朋友讲电话可以扯上一两小时,跟父母却无话可说,或者把家当成吃饭睡觉的旅馆,为什么呢?如果父母只知训斥与批评,孩子怎么肯向父母吐真言?
在无数研讨会中,我曾与成千上万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我发现人们常自以为是,却习焉而不察。无怪乎每次角色扮演时,许多人都意外地发现,自己居然也有这种通病。好在只要病情确定,治疗并不难。
请看以下一对父子的谈话,先从父亲的角度来看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怎么回事?” ←追根究底
子:“学的都是些不实用的东西。”
父:“我当年也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现在觉得那些知识还挺有用的,你就忍耐一下吧。” ←好为人师
子:“我已经耗了10年了,难道那些X+Y能让我学会修车吗?
父:“修车?别开玩笑了。” ←价值判断
子:“我不是开玩笑,我的同学乔伊辍学修车,现在月收入不少,这才有用啊。”
父:“现在或许如此,以后他后悔就来不及了。你不会喜欢修车的。好好念书,将来不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好为人师
子:“我不知道,可是乔伊现在很成功。”
父:“你已尽了全力吗?这所高中是名校,应该差不到哪儿去。” ←好为人师、价值判断
子:“可是同学们都有同感。”
父:“你知不知道,把你养到这么大,你妈和我牺牲了多少?已经读到高二了,不许你半途而废。” ←价值判断
子:“我知道你们牺牲很大,可是不值得。”
父:“你应该多读书,少看电视” ←好为人师、价值判断
子:“爸,唉—算了,多说也没什么用。”
这位父亲可谓用心良苦,但并未真正了解孩子的问题。
「I,重述知识」(必选)
请为四种自传式回应分别例举1个例子。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比如我妹对我说她想换工作,我给了她换工作的建议,先设定职场生涯的目标再行动,妹不接受我的建议,觉得现在有公司出的工资高,想去,职位和原来自己学的、已有工作经验没有什么关系,我感觉对她自身提升没有太大帮助。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比如我朋友结婚很多年没有要孩子,身边的朋友见面会问关于孩子的问题,朋友明确表明孩子会要的,只是现在不想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比如爸妈总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我,我做的决定是错的,应该怎么做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比如当小明说自己要去昆明市,小明表达的是自己没有去过昆明,觉得昆明的洱海一定像宣传的那样美丽,小蓝去过昆明,他会认为小明只是想去爬雪山这样危险的地方。
「A1,激活经验」(可选)
如拆页一样,你有过与家人沟通类似的场景吗?回顾一下当时你们说过什么,最后的结果如何?
【鸡同鸭讲】
我和家人经常有类似的场景,在小朋友的教育上,我想给他最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和传统思想碰撞上的时候,出现鸡同鸭讲的场景。
比如小朋友在1岁之前的睡眠时间是超过10~14小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睡眠小朋友的精神、心情会不好,出现哭闹很难哄的情况,给足小朋友睡眠时间是天使宝宝的必要条件。传统养育觉得小朋友和大人差不多的睡眠时间,当小朋友出现揉眼睛、挠耳朵的表现时是困了的信号,大人没有注意睡眠信号或是错过睡眠信号,小朋友会变成恶魔宝宝,怎么都哄不好。
和家里老人普及了睡眠信号这个知识点,老人相信自己的经验,孩子不都养的好好的吗?结果~上班的妈妈需要依靠老人带孩子,只能随老人去啦,孩子自求多福吧。
拆页十六
来自第八章 习惯五 知彼解及
P266
有效的沟通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有效的沟通多么不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确的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词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达。再以前面的例子说明。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我想引起注意,与人谈谈心事。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对,这正是我的感觉。
子:“没错,学校的东西根本不实用。”
父:“你觉得读书对你没什么用。” ←想想看,我是那么说的吗?
子:“对,学校的不一定对我有用。你看乔伊,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才实用。”
父:“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 嗯……
子:“嗯,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后悔。”
父:“你认为将来他会觉得当年做错了决定。”
子:“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会吃亏的。”
父:“教育很重要。”
子:“对,如果高中都没毕业,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学。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妈吧?”
父:“你不想让你妈知道?
子:“不是啦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进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
儿子终于吐露真言,原来他担心阅读程度不如人。此时才是父亲发挥影响力,提供意见的时刻。不过在开导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孩子言谈间所传达的信息。若是合理的反应不妨顺其自然,但情绪性反应出现时,必须仔细聆听。
父:“我有个构想,也许你可以上补习班加强阅读能力。”
子:“我已经打听过了,可是每星期要耗掉好几个晚上!”
父亲意识到这是情绪性反应,又恢复移情聆听。
父:“补习的代价太高了。”
子:“而且我答应同学,晚上另有节目。”
父:“你不想食言。”
子:“不过补习如果真的有效,我可以想办法跟同学改时间。”
父:“你其实很想多下点功夫,又担心补习没用。”
子:“你觉得会有效吗?”
孩子又恢复了理性,父亲则再次扮演导师的角色。
「I,重述知识」(必选)
移情聆听的四个步骤是什么,并说明使用这四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移情聆听的四步骤和注意事项:
1、复述语句,使人专心聆听(注意事项:不能简单的重复话,表达你感受到对方的情绪)
2、加入解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注意事项:用自己的话理解对方的意思)
3、加入自己的感受,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注意事项:先用嗯。。。原来如此。。。等话鼓励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方的心情)
4、带感情的加以理解(注意事项: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后,表达自己的猜测)
「A2,规划运用」(必选)
在下一周,选择一个你想重新进行的沟通,用移情聆听的四个步骤沟通。
你计划与谁沟通,什么时间,什么事情,为什么要想重新沟通?
请模拟你们的沟通过程。
【鸡同鸭讲的再次沟通】
妈妈:小朋友现在会看你脸色行动了
我:看脸色行动,是不是看看你有没有生气(复述语句,使人专心聆听)
妈妈:对,拿掉你眼镜看看你什么反应,生气她先哭,笑脸她也笑笑,可以开始教育了
我:这样啊,是可以开始教育了,怎么教育啊
妈妈:做的不对的事情该骂就骂
我:老妈,小盆友1岁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加入解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妈妈:我知道,不会严厉的骂小盆友
我:亲外婆,我当然相信你不会严厉的骂小盆友,给你说是想让你知道小盆友没有坏想法,小盆友到2~3岁才能理解对错是非(加入自己的感受,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妈妈:我着急啦
我:嗯嗯,有点,不过现在给小盆友做规矩也好,从小养成好习惯(带感情的加以理解)
结束的话语
今天,这一期的14天便签输出到结束的时间了,《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还没有读完,但TA值得每一个人重复阅读和不断践行,强烈建议你自己完成剩下的三个章节。
记得开篇时我说:“主动打开自己的改变之门,在便签输出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此时此刻,你的成长和进步如何呢,期待你的随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