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造热点有秘诀
2015年年初,“王健林K歌视频”刷屏网络。王健林在万达年会上唱歌的视频,是万达新媒体团队“不小心”流出来的。事实也证明,他们此举取得了成功,用万达新媒体团队的话说,没花一分钱,就取得了花几百万广告费都达不到的效果。
这个案例,可以作为企业内部大事巧妙传播的样板案例。总的来说,有以下4步操作方法:
第一步,知己知彼
何为知己?万达以及首富王健林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大家的目光,如果在万达年会上来点轻松的花絮或不小心流出去的猛料,那肯定会发生病毒式的传播。
何为知彼?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时代粉丝喜欢什么样的传播?换句话说,问问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传播?第一个层面无疑是新鲜的东西、玩法;第二个层面是,有价值、对“我”有用的东西。“视频”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两个层次的需求,既满足了爆棚的好奇心,又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
第二步,有所保留
做新媒体传播的关键是“不能给满”,要有所保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三步,里应外合
万达新媒体团队在这个视频的推文中着力突出了这样几个大字:这是万达年会泄露的视频!
看完之后,人们一定会有疑问:万达年会不是开大会发布重要报告吗?王健林怎么还唱歌了?
就在这时,万达集团的微信公众号来了个“里应外合”,顺势推出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万达是如何办年会的,万达年会有何特色?这篇文章再次很好地宣传了万达企业文化和品牌。
怎样做好里应外合?要通过外围信息的发布、引导,然后根据外围的反应,及时调整内部传播对策,这样才能做到很好的里应外合,既有效地控制了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也能达到宣传自身的目的。
第四步,伺机而动
上面说到的是2015年万达年会上王健林唱歌视频“不小心”流出。而到了2016年万达年会时,万达新媒体团队主动放出了王健林的唱歌视频。
传播尺度把握很重要,神秘可以,吊胃口可以,但不能总是玩这一套,否则粉丝就不买账了,必要的时候该全部掏出就得全部托盘而出。
上述就是企业内部大事巧妙传播的方法。在企业宣传过程中,务必需要注意侧重点,侧重点没有把握住,就容易引发争议。下面来举例说明。
2015年12月16日,王健林个人捐款10亿元建设的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南京重大公益文化项目,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也是中国最大“报恩”文化传承项目。
这是一条大新闻,首先它是国内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其次它开启了万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序幕。
但是,如果宣传的侧重点在事件本身的捐赠上,会怎样?这考验的是企业宣传部门的预判能力。如果侧重点在捐赠上,无疑会引发争议:王健林为什么要捐赠大报恩寺?背后动机是什么?为何要捐赠这么多?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仇富的大背景下,总有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总有一些人过度揣测善心。
最终,万达新媒体团队淡化了捐赠这个点,而是突出了此事对于报恩文化的传承以及万达的公益慈善之路。
转了个弯,就把舆论引到了一个新的轨道上。
那么,报恩文化的传承以及万达的公益慈善之路,与“我”有何干?所以,思考了角度之后,还得靠执行落笔了。在执行落实成稿时,万达新媒体团队采用的是流行的长图文,方便阅读;文章中梳理了报恩的史料,让“我”了解了它的发展沿革,以及了解到对“我”未来的影响——与“我”有关系了。
企业在做自身新闻报道时,如何与粉丝进行有效的互动呢?在本书中,万达新媒体团队也介绍了一些方法:
《王健林要在四川做什么?昨日,万达在川又任性投资了162000000000元》——这个标题就是一个很好地与粉丝互动的标题,因为看完这个标题,很多人的第一个动作是来数数有多少个0。
《这是一个神奇的公式!28+1=1500这是为什么呢?》是啊,这是为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就顺势点进来看啊!
玩点数字游戏会让“软文”很有趣。因为这给了粉丝思考与探知的机会,也让粉丝享受到了自我发现结果的乐趣。
取标题有技巧
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所以好标题才能引来流量。怎样取好标题?万达新媒体团队在本书中介绍了几个方法。
1、拿来主义
《王石:你要活得精彩,长不长寿不重要》
《柳传志:我的交友原则是,他要把信誉看得比钱重要》
《吴晓波谈2014:未来,不关注这7点你一定会死掉》
《王健林:很多高管做不到高处,在于情商很低》
《王健林:做企业,归根到底一句话》
……
这类标题阅读量一向都非常高。因为这些大佬是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标杆人物风向人物,他们说的话总能引起目标群体的关注、思考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关切。
这些标题,其实都是来自这些大佬们的讲话稿中。所以,怎样取标题呢?从大佬们的讲话稿中拎出金句出来。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拎出来的这句话一定要能打动自己,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就别指望打动别人了;二是,拎出来的这句话与你的粉丝人群的关注点是不是匹配的。如果你的粉丝都是小人物,你拎的话是做大企业,那显然不匹配,也就不能引起粉丝的阅读兴趣。
2、无中生有
2014年初,新浪网对王健林做了一个专访。在访谈中,王健林提到了阿里、腾讯、京东等8家企业。随后,万达新媒体团队制作出来的标题是《王健林最新受访为何点名这8家企业》。
王健林点了哪8家企业?他为何要点这8家企业?他究竟说了什么?想知道吗?那就点进来看吧!
其实,王健林只是提到了这8家企业,但标题这么一做就很勾读者的兴趣。这个标题就属于“无中生有”。
3、激起好奇
《有这么一个地方,它有6点“牛”过部委食堂》
《真没想到!万达的秘密就这样被几个横幅“出卖了”》
……
这些标题,激起了好奇心,提高了点击量。
需要注意的是,标题吊足人的胃口,内容也要够扎实够分量,否则就成了忽悠、坑人。
4、撒娇嘚瑟
2014年年底,汉秀全球首秀。万达微信公众号做的稿子标题是《如果你点开这个视频想败家,请不要怪我》。
在网上,该装疯就得装疯,该卖傻就得卖傻,该卖萌就不能含蓄。敢自黑、自嘲、自我表扬、身段放低,有温度才可爱。
5、稳准狠
《你今天对我爱理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这种带有情绪的标题,很戳人心。除了标题具有“人格体”之外,这个标题还稳准狠。
万达和苏宁签署合作协议时,万达新媒体团队也制作了一个稳准狠的标题《王健林张近东今日联手把它给办了》。
万达转型的时候,万达新媒体团队制作的标题是《万达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有关10年后万达与中国经济的模样》。因为万达转型不仅影响着万达的发展,还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这个标题并不忽悠;其次,这个标题把万达的事和“我”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激起了“我”点开阅读的兴趣。
稳准狠的标题,能让人“虎躯一震”。但并不代表可以乱用。用这类标题需要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只有出现大事件时,才可酌情使用;二是,某个名人发表的具有趋势性建设性的言论,且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时使用;三是,绝对不能忽悠,绝不能夸大其词。
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做新媒体一定要遵守所处的公司规矩,在规矩的基础上发挥创意,才是一个好的新媒体从业者应保持的“姿势”。